牛角网

不改其什么的成语

补 全不改其乐
相 关 不改什么什么 - 不改其什么 - 不什么其乐 - 不什么什么乐 - 什么什么其乐 - 什么改其乐 - 什么改什么什么 - 什么改其什么 -

不改其什么的成语大全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不改其什么的相关词语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意思解释】1.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解释】1.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1.比喻不到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到乌江心不死【意思解释】1.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1.不打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照标价减去若干成数出售,叫做打折扣。 2.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意思解释】1.见"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吐不茹【意思解释】1.《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不蔓不支【意思解释】1.见"不蔓不枝"。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意思解释】1.亦作"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2.谓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不毒不发【意思解释】1.谓不受凌辱就不能发愤图强而有所成就。
不郎不秀【意思解释】1.明代俗语。犹言不高不下。 2.用以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参见"不稂不莠"。
不即不离【意思解释】1.佛教语。谓诸法相状虽异而性体则一。 2.形容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不忮不求【意思解释】1.不嫉妬,不贪求。
不凉不酸【意思解释】1.方言。形容态度冷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解释】1.谓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过问该职位的事务。
不上不下【意思解释】1.亦作"不上不落"。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 2.不好不坏。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1.不伦不类。 2.指行为不端,不正派。
不揪不采【意思解释】1.不理睬。
改步改玉【意思解释】1.亦作"改玉改行"。亦作"改玉改步"。 2.《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立﹐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璠。"《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韦昭注:"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君臣尊卑﹐迟速有节﹐言服其服则行其礼﹐以言晋侯尚在臣位﹐不宜有隧也。"原谓改变步武﹐更改佩玉﹐使符合臣制。后称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为"改玉改步"。
改玉改步【意思解释】1.见"改步改玉"。
改玉改行【意思解释】1.见"改步改玉"。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早晨发的命令,到当晚就改变了,形容政令多变:朝令夕改,事情难办。
除改【意思解释】1.免除现职﹐改任他职。 2.革除和修改。
篡改【意思解释】1.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朝令暮改【意思解释】1.《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四》:"'朝令而暮改'﹐改﹐本作得﹐言急征暴赋﹐朝出令而暮已得。非谓其朝令而暮改也。"后以"朝令暮改"形容政令多变。
惩改【意思解释】1.犹惩革。
朝闻夕改【意思解释】1.见"朝过夕改"。
朝过夕改【意思解释】1.早晨闻过﹐晩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柴天改物【意思解释】1.谓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柴天改玉【意思解释】1.谓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冲改【意思解释】1.宋代公文习用语.犹言抵触违反。 2.引申为修改。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意思解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1.早晨下命令﹐晩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
创改【意思解释】1.犹改变。
变改【意思解释】1.改变。
别模改样【意思解释】1.装模作样。
变容改俗【意思解释】1.改变风貌习俗。
房改【意思解释】住房制度改革:~方案。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意思解释】1.语出《孙子.计》。原谓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解释】1.谓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过问该职位的事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解释】1.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精良。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意思解释】1.比喻外表华美而内质破败。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意思解释】1.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意思解释】1.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未知其二【意思解释】1.同"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未睹其二【意思解释】1.同"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不知其二【意思解释】1.《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庄子.天地》:"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后常用"知其一不知其二"形容只知道事物的一个方面,而缺乏全面了解。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意思解释】1.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
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解释】1.谓子肖其父。语本《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出其不意【意思解释】在对方尚未意料时行动,后泛指出乎别人意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同学们出其不意,送给他一束鲜花,祝他生日快乐。
陈其美【意思解释】近代民主革命者。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人。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后在沪浙等地活动,并加入青帮。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时,任庶务部长。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上海的武装起义,被举为沪军都督。曾派人暗杀陶成章。后参加讨袁战争。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总务部长。后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
出其不备【意思解释】1.犹言出其不意。
瞠乎其后【意思解释】1.干瞪着眼,落在后面赶不上。语出《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絶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柴立其中央【意思解释】1.谓像枯木般地无心而立于中央。 2.引申为中立。
出其不虞【意思解释】1.犹言出其不意。
充其量【意思解释】1.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算,犹言至多。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不改其什么的相关成语

改步改玉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左丘明《左传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改玉改步见“改步改玉”。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改玉改行见“改步改玉”。
《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春秋 孔子《论语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敌方;意:意料。乘敌方没有防备突然攻击,行动出乎对方意外
春秋·齐·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宁愿。宁愿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没有。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子去意已决。”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知其一不达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宋·苏轼《汉武帝论》:“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
正其谊不谋其利正:合于法则的;谊:通“义”,合宜的道德、行为;谋:图谋。言行合乎正义,不谋个人私利
《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
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
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
李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学生时代》:“他们对于中国的旧东西和外国的新东西……是‘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是‘斟酌国情,两无所偏’。”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同类聚集。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珍宝;败絮:破烂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明 刘基《诚意伯集 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其言观其行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
知其一未睹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汉·扬雄《长扬斌》:“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也。”
知其一未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你说,咱们先买地,后盖房呢,还是先盖了房子后买地?”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屡教不改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累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风雨不改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诗经 郑风 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改过不吝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面不改容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面不改色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死不改悔到死也不肯改过悔悟。形容极其顽固;坚持错误。
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少数极顽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着右派帽子进棺材。”
死不悔改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虽是吃后悔药可悲,但总比那些花岗岩脑壳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怙恶不改怙:坚持。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良弓无改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语出《礼记 学记》:“良弓无改,必学为箕。”
迁善改过谓改正过失而向善。
宋·朱熹《朱子语类》:“迁善改过,是修德中紧要事。”
乔妆改扮乔:做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化妆改变形象,掩饰本来的身份。亦作“乔装打扮”、“乔装改扮”。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2回:“我今要到十里堡,乔妆改扮访民情。”
乔装改扮改变原来外形,使人不认识他
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
变风改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汉 王符《潜力夫 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变容改俗指改变风貌习俗。
《吕氏春秋 上德》:“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谓顺情。”
朝更暮改早晨刚改过,晚上又变了。形容主意不定,一会儿一个样。亦作“朝更夕改”。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战国来尚纵横朝更暮改,至楚汉诛暴秦大业归刘。”
柴天改物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宋书 武帝纪赞》:“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感熙之末。”
柴天改玉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清 黄宗羲《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谣言沸火。”
翻然改悔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宋·黄榦《答梁宁翁书》:“一旦翻然改悔,而欲为善,顾亦何所不可。”
翻然改进翻然:很快而彻底地改变。形容转变很快;很彻底;进步很大。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
翻然改图迅速改变过来,另作打算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幡然改途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孟子·万章上》:“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相关的造句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造句1、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韩愈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韩愈






不能不造句1、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由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
2、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涉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然而,精神病人能,这不能不说是讽刺。高铭
3、我什么都不在乎了,文扬,卓蓝,弟弟,秦朗,什么自尊,什么骨气,什么仇恨,什么愧疚……我都已经,不想再管了。我最宝贵的这个男人,他都变成这样,我还有什么别的不能不要的?还有什么,会比守著他更重要?蓝淋
4、对于小洛克他不能不给面子,毕竟老洛克是黑水村唯一的战王,战王级别的人物在整个天塔大陆都没多少,再说小洛克为人也不错,敢作敢当,慷慨大方。
5、为何《多情的我遇上绝情的你》,让我成了《全世界最伤心的人》。《我不后悔》《爱你爱得好心累》,只希望《我们能不能不分手》!
6、人不能不长大,长大就像是赶路,一路风景常换常新。
7、你知道的,我很穷,可是在生日这天我不能不有所表示啊!于是我搜遍全身,还是找到了一样东西,他叫祝福,我把她装在手机里,悄悄的发给你,让她偷偷地干着你,让你一生幸福快乐。
8、谁规定神不能不守承诺的?谁规定神不能爱上凡人的?
9、由于郭沫若1948年的绝大部分文章还是佚文,迄今还未见到有人就此作专门的挖掘和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10、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容于独居之余,盖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不得不造句1、和他们会不约而同,把帐篷建在那个不利位置,答案可令我不得不信命,也叫他们不得不认命。
2、我们有谁甘愿在孩子天真未凿之时,对他们提起这样的话题?在诸多的社会调查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性骚扰是一个丑恶的存在。
3、同盟军就会背腹受敌束手就擒,李将不得不撤退或者全军覆灭。
4、室内空间的拥挤,使新住户们不得不经常将临时的简易厨桌和橱柜塞满整个院子,这使得过去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庭院顿时变成了一个拥挤的养殖场。
5、人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一生像火车道一样笔直而平坦,有的人一生如马车道那样曲折而坎坷不平。所以,有不同的时期,人们不得不走不同的道路。




不清不白造句1、台下,任鸿升等人眉头微皱,杨华龙更是脸色铁青,凌木两家的关系一向这样不清不白,似亲似仇。
2、只要不是夫妻,一男一女不清不白的关系都可以称之为床伴,陈小姐,你一天要换几张床?安知晓







不得不造句1、一想到1976年不得不向imf"卑躬屈膝",英国人仍心有余悸。
2、男人要是真心喜欢,可是有不得不慢慢来的苦衷,他会立刻让你知道。他不会让悬着一颗心,因为他自己也要确定会不会因此而心灰意冷,转而另觅良人。
3、父亲去世后,他们夫妻不得不劳燕分飞,各奔前程。
4、您那令人神往的邀请我不得不辞谢了.这是多么遗憾啊!
5、贾米森在狩猎区林中打死这头巨型野猪后,人们不得不砍掉邻近树木,调来一辆铲土机,才把野猪尸体运出森林。




改制造句1、在他的带动下,保全组成员以小改小革、双增双节、一机多用为工作目标,自己动手制作机零件、改制各类车种,先后为企业节约资金达30万元左右。
2、至2000年,全民所有制的无锡县商业物资公司改制,成立自然人控股的锡山市昌隆物贸有限公司,周玲英为三位股东之一,并任公司法人。
3、我单位成立于1992年,2000年改制后成立泰安友合电加工机床。
4、然而改制并不只是“私有化”的委婉说法,改制还催生了各种公私合营的经济体。
5、1983年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标志着改制的深入,国企开始逐步由利润上交改为上交企业所得税。
6、2007年底,搪瓷厂破产改制前,厂里工人每月只能领到五六百元工资。
7、附注:1。省立师院附小自八十学年度起改制为国立。
8、常州市武进齿轮厂有限公司是原国营武进齿轮厂改制后建立的现代机制的企业,成立于1975年,2000年改为股份制企业。
9、张家口海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1956年成立的宁远钢厂改制而成,是中国最早从事高强度汽车传动轴焊管生产厂家之一。
10、卡拉什尼科夫逝世后,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在改制后更名为“卡拉什尼科夫康采恩”。
更名改姓造句1、发血誓找血仇周小爱更名改姓。
2、为了躲避迫害,许多满人更名改姓或乔装打扮,隐藏一切会泄露他们满族身份的特征。
3、妥妥的动手道门南宗的祖师啊,便是那个彪呼呼的葛二郎,日后更名改姓之后,那也是大大的有啊!可怜自己好慕学道,真正眼前见了真人,却不认识。
4、妥妥的动手道门南宗的祖师啊,便是那个彪呼呼的葛二郎,日后更名改姓之后,那也是大大的有啊!可怜自己好慕学道,真正眼前见了真人,却不认识。





整改造句1、记者今日获悉,经过4个多月的整改,目前定王台书市的消防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
2、在实际工作中,本文就本评估体系的个别微观方面,即学校类别、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图书馆馆藏、评估后的整改问题提出管窥之见。
3、该报告呼吁对科学和数学课程以及考试系统做一次全面的整改。
4、同时要求其整改后进行消防申报,经审批同意后,即可再次营业。
5、该厂目前被停产整改,质监部门已进行抽样检查,如亚硝酸氨等超量,所有产品将被销毁。
6、同时分局对各养护段全年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规范养护作业行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严格落实。
7、目前它山堰正在进行河道和路面卫生的整改工作,在合适的路段增设垃圾箱、果壳箱,另外在“景区”内安置引导指示牌,按照景区规划要求进行修缮。
8、整改工作要做到“三不放过”:责任不落实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放过,确保按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整改任务。
9、一是把整改措施制成任务分解表,责任落实到各甲项领导干部;二是明确工作完成时限;三是强化党委监督检查。
10、2每日检查公司内消防,安全工作,提出合理建议,督促整改.
改建造句1、有一个棚屋区原来糟得无以复加,曾被住户称为“蝎子窝”,改建之后,他们称它为“幸福园”。
2、10月10日下午,在省道307线安溪湖头至剑斗段改建工程白濑段施工点,建设者采用爆破的方式将该路段影响交通安全的岩石拆除,以截弯取直,便利通行。
3、日照规定首次纳入建筑规划新建建筑物间,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间的建筑间距,应符合消防等法规和国家标准。
4、m2,建标准化操场、标准化手球场;改建位于电力明园的颍州区北城小学分校教学楼1800。
5、负责改建小项目的相关专业设计管理工作.
6、戴家院子在上世纪90年代还保存完好,惜后来拆掉堂屋正房进行了改建。



不改其乐造句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一簧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载。
4、箪食瓢饮不美,美的是居陋巷不改其乐的人,竹篱短篁不美,美的是采菊东篱下的人。简媜
5、大娘,你说这是陋屋?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其一不知其二造句1、师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去岁今年诞生之主,须为男身,或许,此子俊美异常,风骨嘉怡,又或者终身无须无髯而已。
2、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然会这么说了。
3、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省里派下来的当然要团结好,但是土鳖也不能忽视,土鳖的用处更大呢。
4、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然会这么说了。





听其言观其行造句1、他听其言观其行,很快意识到,她们来送东西是作幌子,目的是瞎子买锅——摸底。
2、小妹妹很讨人喜欢,时而跳舞,时而唱非常好听其言观其行歌。
3、这个师侄虽然在穿扮上新潮得令他看不惯,但听其言观其行,穆师兄的教育挺成功,本质还是好的。
4、他听其言观其行,很快意识到,她们来送东西是作幌子,目的是瞎子买锅——摸底。
5、不怪,听其言观其行,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人的品行,而且师父你经过如此大变,警惕一些没错,如果换成我或许我还做不到师父这样的磊落。
6、听其言观其行,此人实在是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为何从婉蓉小姐的口中,说出如此赞美此人的话呢?公主亦是如此。
7、虽然接触这个年轻人的时间还很短,但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老人对孙悟空沉稳的作风已经是很满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造句1、在继承文化遗产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采取西方全国办法的关键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5、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邓拓




听其言而观其行造句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2、相反他觉得“刚毅木讷近仁”,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由此才能达到脱俗的境界。
3、他的就职演说很精彩,但我们还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有其父必有其子造句1、腼腆,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2、迷恋金发姑娘的人啊。有其父必有其子。
3、此外,我们发现男性脸部透出的阳刚气质的确符合“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一规则:有阳刚之气的父亲会生出具有相同气质的儿子。
4、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你将自家的十八辈祖宗的坟刨出来向我磕头赔错,我便放过你们!
5、小神牛们一个比一个闹腾,天天晚上熬夜白天玩,据梅朵阿妈回忆说,这些孩子、比强巴小时候还会折腾,简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