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谤史的意思

词 语谤史
解 释【意思解释】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谤史相关的词语

谗谤【意思解释】1.谗毁诽谤。
嘲谤【意思解释】1.嘲笑毁谤。
尘谤【意思解释】1.诬蔑诽谤。
阿谤【意思解释】1.大声喝叱和毁谤。阿﹐通"诃"。
谤书【意思解释】〈书〉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谤议【意思解释】〈书〉诽谤议论。
谤讟【意思解释】1.怨恨毁谤。
谤黩【意思解释】1.怨恨毁谤。黩﹐通"讟"。
谤谗【意思解释】1.诽谤和谗言。
谤铄【意思解释】1.非议﹐毁谤。
谤誉【意思解释】1.毁谤和称誉。
谤亵【意思解释】1.诽谤丑诋。
谤嗤【意思解释】1.诽谤嗤笑。
谤訾【意思解释】1.责骂诋毁。
谤弃【意思解释】1.谓受到诽谤而被遗弃。
谤词【意思解释】1.亦作"?词"。 2.指责的言词。 3.毁谤之词。
谤诋【意思解释】1.毁谤诋毁。
谤诅【意思解释】1.非议﹑咒骂。
谤【意思解释】1.毁谤。
谤詈【意思解释】1.责骂。
铛脚刺史【意思解释】1.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铛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
长史【意思解释】1.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词史【意思解释】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 2.妓女的雅称。
卒史【意思解释】1.官名。汉代官署中属吏之一。
从史【意思解释】1.即从吏。
仓史【意思解释】1.即仓颉。传说为黄帝时史官,故称。
曾史【意思解释】1.曾参和史鳅的并称。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
春史【意思解释】1.掌春事之吏。
创业史【意思解释】长篇小说。柳青作。出版于1960年、1977年、1979年。土地改革时,农民梁三老汉分得了土地,便萌生个人发家的念头。其养子梁生宝却积极带领大家走互助合作道路,从而与梁三老汉发生冲突,同时也受到富农、富裕中农的反对。然而他通过改良稻种、新法育秧、大搞副业,终于使互助组获得丰收,并继而建成初级合作社。小说结构谨严,议论精辟,语言清新流畅。
赤都心史【意思解释】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刺史州【意思解释】1.宋代的行政区划之一,亦为统辖该州之职官名。
丞史【意思解释】1.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阿史德【意思解释】1.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德颉利发。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阿史那【意思解释】1.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安史【意思解释】1.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安史之乱【意思解释】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霸史【意思解释】1.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
谤史【意思解释】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班史【意思解释】1.指《汉书》。因《汉书》为班固所作,故称。
病史【意思解释】1.患者历次所患疾病及诊疗情况。

谤史造句

谤史相关的成语

诽谤之木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腹诽心谤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飞谋钓谤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飞谋荐谤见“飞谋钓谤”。
使性谤气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掼气”。发脾气;撒气。
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止谤莫如自修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止谤莫若自修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造谤生事谤:诽谤。假造诽谤他人的言语以挑起事端
薏苡蒙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青史标名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青史传名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流芳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留名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功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名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
灭门刺史指地方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
暮史朝经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史不绝书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史策丹心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史无前例前例:以前的事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史鱼秉直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史鱼历节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历:历尽;节:节操。史鱼历尽节操。形容坚持操守,忠贞不渝
经史百家经: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指各方面的学问
经史百子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经史子集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铁面御史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谤史相关的成语分类

谤史相关的词语

谤口【意思解释】1.毁谤人的嘴。
辬华【意思解释】1.斑驳陆离﹐五彩缤纷。
辬白【意思解释】1.头发花白貌。因借指老人。
办护【意思解释】1.料理﹔主持。
办房【意思解释】1.犹茶房。旧指在轮船﹑旅馆等处干杂务的服务人员。
办治【意思解释】1.谓治政有方。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办具【意思解释】1.备办。
办东【意思解释】1.犹作东。指作请客宴饮的主人。
办取【意思解释】1.犹取得。
办吏【意思解释】1.干吏。 2.办理杂务的吏役。
辨变【意思解释】1.犹变换。辨﹐通"变"。
辨验【意思解释】1.辨别检验。
辨护【意思解释】1.办理监督。 2.治理修护﹐修治。 3.照顾维护。
辨释【意思解释】1.分辩解释。辨﹐通"辩"。
辨谲【意思解释】1.明辨果决。谲﹐通"决"。
辨辞【意思解释】1.辩说的言辞。辨﹐通"辩"。
辨严【意思解释】1.置办行装。
辨丽【意思解释】1.指文辞华美绮丽。辨﹐通"辩"。
辨尝【意思解释】1.辨别品味。
辨对【意思解释】1.辩论答对。辨﹐通"辩"。
辨驳【意思解释】1.辩难﹐驳正。辨﹐通"辩"。 2.争辩反驳。辨﹐通"辩"。
辨装【意思解释】1.置办行装。
辨诘【意思解释】1.查问﹐查办。 2.辩难诘问。辨﹐通"辩"。
辨解【意思解释】1.分辩解释。辨﹐通"辩"。 2.辨别理解。
辨照【意思解释】1.辨别验证。
辨给【意思解释】1.谓言谈或写作敏捷流利。辨﹐通"辩"。
辨疏【意思解释】1.辩白的奏疏。辨﹐通"辩"。
辨画【意思解释】1.擘画﹐筹划。
辨测【意思解释】1.判断推测。
辨诉【意思解释】1.亦作"辨愬"。 2.申辩上诉。辨﹐通"辩"。
辨复【意思解释】1.科举时代士人因犯法革去功名﹐后由于申辩而得以恢复﹐谓之"辨复"。辨﹐通"辩"。
辨智【意思解释】1.明辨事理﹐有才智。
诐淫【意思解释】1.佞辞淫说。
诐术【意思解释】1.佞谄之术。
诐行【意思解释】1.偏邪不正的行为。

谤史相关的成语补全

谤史相关的成语接龙

谤史其他造句

嘲谤造句1、警幻仙姑进一步说,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2、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一嘲谤,万目睚眦。
3、警幻仙姑进一步说,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4、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5、‘汝今独得(意淫)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囗嘲谤,万目睚眦。
6、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毁谤造句1、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
2、没有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也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不要因为众生的怀疑,而给自己烦恼;也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在一条毁谤之舌的毒焰中焚烧。
4、毁谤吧,毁谤吧,总会留下破绽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5、喔!熟归熟,你这样乱讲话,我一样可以告你毁谤,哈!




腹非心谤造句1、腹非心谤,小民之心,这样的足球环境压根儿成就不了心无旁骛、勇往直前的伟大球队。
2、腹非心谤,小民之心,这样的足球环境压根儿成就不了心无旁骛、勇往直前的伟大球队。







谤毁造句1、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
2、随便谤毁别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
3、我罗琨行为端正,作事光明磊落,不为暗室欺心,顶天立地,何惧之有;你阎罗王自不公正,反怪他人谤毁,是何道理!
4、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5、谤毁圣众为诸圣贤之所嗤笑。
6、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玄见送南州,邵原复职。
7、魏定州刺史高阳许宗之求取不节,深泽民马超谤毁宗之,宗之殴杀超,恐其家人告状,上超诋讪朝政。


弭谤造句1、首先是以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削减或打压舆论的空间,以封堵的方式“弭谤”。
2、“今以本会为保障,苟人人能守会约,则谤因既灭,不弭谤而自弭。
3、《国语·周语上》中《召公谏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4、周厉王之败始于用荣夷公为卿,成于专利,终于弭谤。
5、当年周厉王弭谤之时,辅佐大臣召公就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6、根据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史料造句1、以语录入史,充分挖掘新史料,明辨真伪,详于考证,是该书的鲜明特点。
2、但是史料记载,这张玉娘自幼聪颖敏悟,知书明理,议遵闺训,孝慧可佳,仪容端庄,且善于诗词。
3、据史料记载,这是一件汉代的文物。
4、至于倪嗣冲对民众和地方的贡献,当然不能全部忽略,因为这是有史料为证的。
5、史料记载,完颜娄室曾率军攻克辽国的军事重镇“黄龙府”,被封为黄龙府万户,曾俘获辽主天祚帝,被金朝皇帝赐予铁券,备享尊荣。
6、江东门纪念馆获赠四川抗战老兵手印等珍贵文物史料)我要反馈。
7、据史料,在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沪军都督陈其美抢先将500面五色旗从上海运至南京,这是五色旗正式进入南京之始。
8、面对列强的野蛮侵略与文化掠夺,大量华邮珍品和文物史料流失,不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步入邮坛。
9、翦伯赞说,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之丰富,正如一座无尽的矿山,其中蕴藏着不可以数计的用于历史说明的宝物。
10、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扬州江都宫被部将宇文化及所杀,最初由萧后殡于流珠堂,后由部将陈棱改葬在吴公台。
文学史造句1、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2、“现代文学史”之前有门预备课“现代文学作品选讲”,本是王瑶先生的,他去编教材,由他们的编写组成员来各讲一两次。
3、当然,书中谈及小说、散曲、鼓子词、杂剧等俗文学时,精彩之处颇多,此与著者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中国俗文学史》一脉相通,此处不多赘言。
4、其实,吴中文学乃中国文学史发展之必然结果。
5、李商隐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无题诗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6、俄国意象派是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四大流派之一,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所以,无聊与颓丧成为卫慧作品的基调与氛围,也影响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
8、莫里哀是文学史上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近代文学的开拓者。

编年史造句1、楼主可以去看看龙枪编年史,里面有一个不是骑士的骑士,史冬.
2、游戏以北欧神话、龙枪编年史为参考背景,在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史册和文献资料。
3、有人给他们递过来一个很短的片段,属于一部相当长的编年史,无名氏著。托马斯·品钦
4、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硕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5、注意:龙枪书籍按照编年史顺序排列的书目将另文撰述。
6、英语造句采用营造学手法,使用大量关系词,而汉语采用编年史手法,多用动词。
7、这些年轮就为西南地区留下了过去降雨情况的编年史.
8、编年史年鉴显示,去年新的外语助教的工资收入是四万八千美元.
9、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10、他还可以清醒地聆听演讲,对真实的事物有着良好的感受力,即使是在将超现实的事情载入编年史的时候。
历史造句1、与其说阅读名着作者传记是为了借鉴成功之路,毋宁说是人类的天生猎奇和窥视癖好。至于不出着作的知名历史人物的传记,你当真相信?权当人生游戏阅读消遣吧。
2、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3、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国家的国民。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爱养育了我14年的土地,她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古国,她是有着浩大历史神秘的国家,她是如此美丽,如此伟大。我因为生在养在这片土地的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4、由于美国的诞生,第一次使一个国家不是来自源远流长的历史,而是诞生在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
5、后来为了保护历史文物,人们建造了一座亭式的屋子用来存放“麦哲伦十字架”,现在还特别用缅茄木打造了一个空心十字架,把原来的十字架装在里面。
6、综观世界各国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特许主义、自由放任主义、许可主义、准则主义阶段。
7、不过,在当时边塞的军屯和军牧之管理上,出现过一些疏忽、漏洞、呆板教条和执法不严等弊端,成为一种历史的教训。
8、历史上,管宁避难在辽东,居住的屯落,只有一口水井,每天打水的人很多,男女错杂,还常常为了争水而吵骂斗殴。
9、连续数周不靠岸的海上生活要求船员们有相当的默契和足够的智慧和谋虑,在担负起重现历史时刻的使命时这更显得尤为重要。
10、你别看他这样,在课堂上,当他讲到一些有关历史、科学知识的时候,他总会讲出一些道理,成语的就会讲它的典故……让我们了解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稗史造句1、对于一向弘扬与人为善、自洽宽宥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暴力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正史大都匆匆略过,而野史稗史却津津乐道。
2、《太平广记》是汉至宋初小说集大成者,一部汇聚了数百年来各种传奇、轶闻、神怪志异、稗史的庞大类书。
3、《稗史》说,明朝万历年间,安徽朱从志带了一批盗墓高手,几十人个个很专业,钻石掘砖,无坚不入。
4、《清稗史》记载,水殿以铜作栋,玻璃为墙,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底层地板亦为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
5、小说、戏剧、评弹以及清末民初一些文人所写的稗史、笔记,对小白菜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6、戏剧、评弹以及清末民初一些文人所写的稗史、笔记,对小白菜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7、武林人士或许不会知道当今圣上是谁,但是,一般都能亦真亦假的讲出几段朝拜山庄的野闻稗史。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