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曾史的意思

词 语曾史
解 释【意思解释】1.曾参和史鳅的并称。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曾史相关的词语

曾飙【意思解释】1.高风,大风。曾,通"层"。
曾云【意思解释】1.层云。重叠的云层。曾,通"层"。
曾翁【意思解释】1.称他人的曾祖父。
曾祖妣【意思解释】1.即曾祖母。
曾玄【意思解释】1.曾孙和玄孙。亦泛指后代。
曾大父【意思解释】1.即曾祖父。
曾国藩【意思解释】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颜【意思解释】1.曾参和颜回的并称。皆孔子弟子,以德行着称。
曾阴【意思解释】1.重叠的阴云。 2.比喻其阴暗。指极阴暗之处。
曾逝【意思解释】1.高飞。
曾祖父【意思解释】1.祖父的父亲。
曾父【意思解释】1.即曾祖。
曾臣【意思解释】1.犹末臣。古代诸侯对天子自称的谦词。
曾颊【意思解释】1.面容丰满,颊肉若重颐。曾,通"层"。
曾伤【意思解释】1.深沉的悲伤。
曾闳【意思解释】1.高大。曾,通"层"。
曾参杀人【意思解释】1.《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后以"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之祸。
曾泉【意思解释】1.指多水之地。
曾穹【意思解释】1.高空。
曾阿【意思解释】1.重叠的山陵。
铛脚刺史【意思解释】1.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铛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
长史【意思解释】1.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词史【意思解释】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 2.妓女的雅称。
卒史【意思解释】1.官名。汉代官署中属吏之一。
从史【意思解释】1.即从吏。
仓史【意思解释】1.即仓颉。传说为黄帝时史官,故称。
曾史【意思解释】1.曾参和史鳅的并称。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
春史【意思解释】1.掌春事之吏。
创业史【意思解释】长篇小说。柳青作。出版于1960年、1977年、1979年。土地改革时,农民梁三老汉分得了土地,便萌生个人发家的念头。其养子梁生宝却积极带领大家走互助合作道路,从而与梁三老汉发生冲突,同时也受到富农、富裕中农的反对。然而他通过改良稻种、新法育秧、大搞副业,终于使互助组获得丰收,并继而建成初级合作社。小说结构谨严,议论精辟,语言清新流畅。
赤都心史【意思解释】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刺史州【意思解释】1.宋代的行政区划之一,亦为统辖该州之职官名。
丞史【意思解释】1.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阿史德【意思解释】1.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德颉利发。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阿史那【意思解释】1.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安史【意思解释】1.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安史之乱【意思解释】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霸史【意思解释】1.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
谤史【意思解释】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班史【意思解释】1.指《汉书》。因《汉书》为班固所作,故称。
病史【意思解释】1.患者历次所患疾病及诊疗情况。

曾史造句

曾史相关的成语

曾经沧海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曾无与二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得未曾有从来没有过。
高曾规矩高曾:祖先;规矩:规则,礼法。指祖先的成法
似曾相识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曾母投杼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
曾子杀彘彘:猪。指教育孩子说实话,要以身作则
青史标名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青史传名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流芳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留名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功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名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
灭门刺史指地方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
暮史朝经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史不绝书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史策丹心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史无前例前例:以前的事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史鱼秉直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史鱼历节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历:历尽;节:节操。史鱼历尽节操。形容坚持操守,忠贞不渝
经史百家经: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指各方面的学问
经史百子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经史子集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铁面御史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曾史相关的成语分类

曾史相关的词语

晨钟暮鼓【意思解释】1.语本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佛寺中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后因以"晨钟暮鼓"谓时日推移。 2.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晨鴈【意思解释】1.晨凫,野鸭。
晨轴【意思解释】1.清晨出发的车辆。
晨风【意思解释】1.清晨的风。 2.鸟名。
驰望【意思解释】1.书信表敬语。表示对对方的向往﹑想望。
春霁【意思解释】1.春雨初晴。
春襟【意思解释】1.春日的情怀。
春黛【意思解释】1.形容女子的眉毛。
春头【意思解释】1.春初。
春幡胜【意思解释】1.春幡和春胜。
春嫩【意思解释】1.春初;早春。
春膏【意思解释】1.指春雨。 2.纸名。参见"春膏纸"。 3.春天肥沃的泥土。
春禊【意思解释】1.古时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魏以后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除不祥,谓之春禊。禊,洁。
春雷【意思解释】1.亦作"春靁"。 2.春天的雷。 3.喻声音震响。 4.古琴名。见明陶宗仪《辍耕录.古琴名》。
曹魏【意思解释】1.朝代名。即三国魏。因系曹氏所建,故后称曹魏,以别于拓跋魏。 2.指《诗.国风》中的《曹风》﹑《魏风》。
春渚【意思解释】1.春日的水边。亦指春水。
春度【意思解释】1.犹春去。
此唱彼和【意思解释】1.这个唱,那个和。多指写诗﹑作文或说话的互相呼应。
瓷土【意思解释】1.本名垩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戳指【意思解释】1.伸出指头指着。
成精【意思解释】1.变成妖精。
成堆【意思解释】1.众多事物聚集在一起。形容数量很多。
成法【意思解释】1.既定之法。 2.犹榜样。 3.成为法令;制定法令。
喘嗽【意思解释】1.气喘咳嗽。
喘咳【意思解释】1.亦作"喘欬"。 2.气喘咳嗽。
喘月吴牛【意思解释】1.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单恋【意思解释】1.单相思。
猖猾【意思解释】1.猖狂狡猾。
残溃【意思解释】1.摧残毁坏。
餐毡【意思解释】1.亦作"飡毡"。 2.《汉书.苏武传》:"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后因以"餐毡"谓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餐室【意思解释】1.专供用饭的房子。
餐松饮涧【意思解释】1.食松实,饮涧水。谓过隐居生活。
出恭【意思解释】科举考试时,考生上厕所须领“出恭入敬”的牌子,以防擅离座位或作弊。后因称大便为“出恭”。
长方体【意思解释】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中,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合称为三度。长方体的三度的平方和,等于它的对角线的平方。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其长、宽、高的积。
颤笃速【意思解释】1.亦作"颤笃簌"。 2.形容因惊悸而打寒颤﹑发抖。

曾史相关的成语补全

曾史相关的成语接龙

曾史其他造句

远曾造句1、他们最远曾在距离索马里海岸线1600公里处劫船得手。
2、车辆开出不远,曾宪杭透过后视镜发现,该男子从座位站起,身后抽出一把菜刀,并大声嚷叫。
3、许远曾制此笺分寄白居易和元稹,彼此作诗唱合。
4、来到霍城的惠远乡,冯先生又给我们介绍,惠远曾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





几曾造句1、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2、傲慢疏慵不失真,惟余老态托传神,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世人欲杀定为才,迂拙频遭反噬来,学问半通官半显,一生怀抱几曾开。
3、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4、平日呼吸轻松,吞食自如,走路毫不费劲,一夜安寝到天明,我们几曾回味过其中的乐趣?
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6、蔷薇几曾有定义,白云何所谓其命运,谁又见过为劈头迎来的巨石而焦灼的流水?
7、他出生皇家,几曾见过这般状况,宫廷宴会华丽奢侈,却条理井然得近乎刻板,百官都是战战兢兢谨慎有加的,没人敢在帝皇面前大声喧哗,红杏对此早就腻了。
8、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一作“挥”)泪对宫娥。李煜
9、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10、平日呼吸轻松,吞食自如,走路毫不费劲,一夜安寝到天明,我们几曾回味过其中的乐趣?
曾母暗沙造句1、1935年中华民国正式公布曾母暗沙为我国领海,1983年中国政府在曾母暗沙投下主权碑,周边各国均未表示异议。
2、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3、不可能,怎么可能?我们在南中国海,快到曾母暗沙了。
4、重砂矿物为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主要分布于北康暗沙和南康暗沙一带、曾母暗沙浅滩海域的钙质生物砂中。
5、我国南海约有356万平方公里,最南边的曾母暗沙距离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




也曾造句1、两人内讧后,乐坛前辈谭咏麟、单立文等曾劝架,叶世荣也曾提出给双方摆和解酒,却遭黄贯中一口拒绝。
2、小赵也曾考虑过到家装市场找“散工”,但一圈转下来打消了这个念头。
3、唐代中期以前,北京不过是僻处一隅的边境城市,虽然也曾做过燕国、前燕的都城,但那不过是地方性的政权,控制的范围很小。
4、Ben和我开始为好搭档,但像岛上的每个人,我们也曾分分合合。
5、红军历史上第一位医学博士涂通今,第一任核司令张蕴钰,进藏部队第一任后勤司令陈明义等也曾热情赠予亲笔字画和题词。
6、等这些认真履践执政为民的好公仆会感叹孤独吗?中央也曾多次指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7、关于唐代的“地子”,中外学者也曾作过很多研究,大致有地租、地税、户税、义仓税等多说。
8、我怀揣无人驾驶的青春,在岁月的长河里飘流。红尘的寂寞,也曾让我驻足;驿动的心,也曾满怀失落;与你擦肩而过的刹那,我似乎明白,生命与爱的真谛。
9、他也曾坦言,饰演陈家明是挺冒险的一个决定,至少在当时,还是开了很多先河,没有哪个演员敢演,多半看到港台或者国外电视剧里有这样的角色。
10、我也曾在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在KTV里也点唱过这首歌,歌唱的自然没调,但我所表达的感情却是感人肺腑,当时就差把别人唱哭了。
也曾造句1、卢庆炎也曾是战功赫赫的老兵,以前在国民革命军第10军当发报员,参加了常德保卫战和衡阳保卫战,衡阳保卫战中的“最后电”就是经他手发出的。
2、分不清友情和爱情的年代,有时苦过有时哭过的眼袋,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对白,一起早餐一起午饭的依赖,告诉他告诉他你的想法,告诉他告诉他你也曾爱过他。曾轶可
3、可是2002年陶勇刚进入医生这个行当时,如同所有入行的新人一样,最开始既被“不讲理”的患者气着了,也曾有过措辞不当“气到患者”的时候。
4、若当别人把一些我毫不知情的罪过推到我身上时,我感到深受伤害,却忘了我那位完全无罪的救主也曾义无反顾地走过这条路;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5、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6、连媒体也坐不住了,前段也曾炮制出“嘉玲发福疑似怀孕”的小道消息,但一经时间冲刷,“不得善终”。
7、她也曾给过雷某机会,但他始终不醒悟,以后二人最好永不相见。
8、这场“春酒宴”主人是五股乡仕绅陈三吉,他和李显荣同属一个“兄弟会”,陈三吉也曾对外自称是李显荣永远的助理。
9、我老朱可不是那般胆小怕事之人,想我上山前也曾纵横十里八乡!
10、我在乡里也曾向农民宣传破除迷信.
史料造句1、以语录入史,充分挖掘新史料,明辨真伪,详于考证,是该书的鲜明特点。
2、但是史料记载,这张玉娘自幼聪颖敏悟,知书明理,议遵闺训,孝慧可佳,仪容端庄,且善于诗词。
3、据史料记载,这是一件汉代的文物。
4、至于倪嗣冲对民众和地方的贡献,当然不能全部忽略,因为这是有史料为证的。
5、史料记载,完颜娄室曾率军攻克辽国的军事重镇“黄龙府”,被封为黄龙府万户,曾俘获辽主天祚帝,被金朝皇帝赐予铁券,备享尊荣。
6、江东门纪念馆获赠四川抗战老兵手印等珍贵文物史料)我要反馈。
7、据史料,在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沪军都督陈其美抢先将500面五色旗从上海运至南京,这是五色旗正式进入南京之始。
8、面对列强的野蛮侵略与文化掠夺,大量华邮珍品和文物史料流失,不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步入邮坛。
9、翦伯赞说,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之丰富,正如一座无尽的矿山,其中蕴藏着不可以数计的用于历史说明的宝物。
10、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扬州江都宫被部将宇文化及所杀,最初由萧后殡于流珠堂,后由部将陈棱改葬在吴公台。
文学史造句1、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2、“现代文学史”之前有门预备课“现代文学作品选讲”,本是王瑶先生的,他去编教材,由他们的编写组成员来各讲一两次。
3、当然,书中谈及小说、散曲、鼓子词、杂剧等俗文学时,精彩之处颇多,此与著者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中国俗文学史》一脉相通,此处不多赘言。
4、其实,吴中文学乃中国文学史发展之必然结果。
5、李商隐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无题诗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6、俄国意象派是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四大流派之一,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所以,无聊与颓丧成为卫慧作品的基调与氛围,也影响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
8、莫里哀是文学史上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近代文学的开拓者。

编年史造句1、楼主可以去看看龙枪编年史,里面有一个不是骑士的骑士,史冬.
2、游戏以北欧神话、龙枪编年史为参考背景,在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史册和文献资料。
3、有人给他们递过来一个很短的片段,属于一部相当长的编年史,无名氏著。托马斯·品钦
4、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硕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5、注意:龙枪书籍按照编年史顺序排列的书目将另文撰述。
6、英语造句采用营造学手法,使用大量关系词,而汉语采用编年史手法,多用动词。
7、这些年轮就为西南地区留下了过去降雨情况的编年史.
8、编年史年鉴显示,去年新的外语助教的工资收入是四万八千美元.
9、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10、他还可以清醒地聆听演讲,对真实的事物有着良好的感受力,即使是在将超现实的事情载入编年史的时候。
历史造句1、与其说阅读名着作者传记是为了借鉴成功之路,毋宁说是人类的天生猎奇和窥视癖好。至于不出着作的知名历史人物的传记,你当真相信?权当人生游戏阅读消遣吧。
2、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3、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国家的国民。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爱养育了我14年的土地,她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古国,她是有着浩大历史神秘的国家,她是如此美丽,如此伟大。我因为生在养在这片土地的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4、由于美国的诞生,第一次使一个国家不是来自源远流长的历史,而是诞生在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
5、后来为了保护历史文物,人们建造了一座亭式的屋子用来存放“麦哲伦十字架”,现在还特别用缅茄木打造了一个空心十字架,把原来的十字架装在里面。
6、综观世界各国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特许主义、自由放任主义、许可主义、准则主义阶段。
7、不过,在当时边塞的军屯和军牧之管理上,出现过一些疏忽、漏洞、呆板教条和执法不严等弊端,成为一种历史的教训。
8、历史上,管宁避难在辽东,居住的屯落,只有一口水井,每天打水的人很多,男女错杂,还常常为了争水而吵骂斗殴。
9、连续数周不靠岸的海上生活要求船员们有相当的默契和足够的智慧和谋虑,在担负起重现历史时刻的使命时这更显得尤为重要。
10、你别看他这样,在课堂上,当他讲到一些有关历史、科学知识的时候,他总会讲出一些道理,成语的就会讲它的典故……让我们了解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稗史造句1、对于一向弘扬与人为善、自洽宽宥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暴力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正史大都匆匆略过,而野史稗史却津津乐道。
2、《太平广记》是汉至宋初小说集大成者,一部汇聚了数百年来各种传奇、轶闻、神怪志异、稗史的庞大类书。
3、《稗史》说,明朝万历年间,安徽朱从志带了一批盗墓高手,几十人个个很专业,钻石掘砖,无坚不入。
4、《清稗史》记载,水殿以铜作栋,玻璃为墙,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底层地板亦为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
5、小说、戏剧、评弹以及清末民初一些文人所写的稗史、笔记,对小白菜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6、戏剧、评弹以及清末民初一些文人所写的稗史、笔记,对小白菜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7、武林人士或许不会知道当今圣上是谁,但是,一般都能亦真亦假的讲出几段朝拜山庄的野闻稗史。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