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辞谒的意思

词 语辞谒
解 释【意思解释】1.因辞别而谒见﹐拜别。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辞谒相关的词语

沈辞【意思解释】1.深沉之辞。
辞藻【意思解释】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辞藻华美。 【辞藻】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辞藻华美。
辞赋【意思解释】文体名。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形式上继承《楚辞》的一些特点,但较多运用散文手法。
辞典【意思解释】即“词典”(243页)。
辞讼【意思解释】诉讼的言词:听其辞讼,施其赏罚。
错辞【意思解释】1.谓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错﹐通"措"。
陈辞滥调【意思解释】1.见"陈词滥调"。
长辞【意思解释】1.长别﹐永远离开。 2.死亡的婉辞。
辞让【意思解释】1.谦逊推让。 2.责问。
辞灵【意思解释】1.出殡前亲友向灵柩行礼告别。
辞观【意思解释】1.谈吐仪表。
辞听【意思解释】1.谓听取诉讼之人的陈述。
辞灶【意思解释】1.旧俗称送灶神上天为"辞灶"。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日举行。
辞辩【意思解释】1.能言善辩。 2.巧妙的言辞。 3.言谈﹐谈吐。
辞醴【意思解释】1.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辞宠【意思解释】1.辞谢宠幸。 2.指失宠。
辞证【意思解释】1.犹口供。
辞严谊正【意思解释】1.同"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意思解释】1.措辞严肃﹐道理正当。
辞严意正【意思解释】1.同"辞严义正"。
辞谒【意思解释】1.因辞别而谒见﹐拜别。
祠谒【意思解释】1.谒拜祭祀。
朝谒【意思解释】1.谓参见尊者。 2.入朝觐见。
刺谒【意思解释】1.投名刺以求见。
参谒【意思解释】拜见上级或尊长;瞻仰尊者的故居等。
出谒【意思解释】1.外出拜见。
诐谒【意思解释】1.谓险诐不正﹐以私事谒见请托。语本《诗.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
宾谒【意思解释】1.亦作"宾谒"。 2.谓以敬宾之礼谒见。
版谒【意思解释】1.持名帖进见。
班谒【意思解释】1.列班谒见。
报谒【意思解释】1.谓报祭天地祖宗。 2.回拜;回访。
访谒【意思解释】1.访问请见。
妇谒【意思解释】1.谓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干求请托。
奉谒【意思解释】1.拜见。
伏谒【意思解释】1.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公谒【意思解释】1.在公众之前谒见。
告谒【意思解释】1.求见;拜谒。 2.请托,求告。
过谒【意思解释】1.顺道往访;前往谒见。
干谒【意思解释】〈书〉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 (显达的人)。
环谒【意思解释】1.四处求见。

辞谒造句

辞谒相关的成语

理不胜辞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理过其辞过:超过。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
利喙赡辞谓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奇辞奥旨奇辞:奇妙的文辞;奥旨:深奥的含义。形容文章语言奇丽,含义深厚
遣辞措意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清辞丽句见“清词丽句”。
清辞丽曲同“清词丽句”。
清辞妙句妙:美好。清新美妙的词句
情见乎辞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巧言偏辞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卑辞厚币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卑:谦抑。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
不辞劳苦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百辞莫辩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辩口利辞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不露辞色辞色:言辞神色。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不谋同辞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攀高谒贵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

辞谒相关的成语分类

辞谒相关的词语

辞馆【意思解释】1.指北宋朝廷设立的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职掌图籍之编校及国史的编修﹐任职人员一般从文学之士中考选。 2.旧谓塾师辞职。
辞学【意思解释】1.文章学识。
辞餐【意思解释】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盛﹐真长辞焉。仲祖曰﹕'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后以"辞餐"为拒与小人结交之典。
辞头【意思解释】1.唐宋时代朝廷命官任职的谕旨。 2.话头﹐词儿。 3.借口﹐说法。
辞翰【意思解释】1.文章﹐著述。 2.借指文章作手。 3.指书翰。
辞穷理屈【意思解释】1.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辞惮【意思解释】1.因胆怯而推辞。
辞庙【意思解释】1.辞别祖庙。指帝王被俘﹐家国沦亡。
辞调【意思解释】1.诗文的声韵。 2.语音。
辞论【意思解释】1.言谈议论。
辞锋【意思解释】1.谓文章﹑议论锐利如有锋芒。 2.指话锋﹐话头。
辞趣【意思解释】1.文章的情趣。
辞辇【意思解释】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因以"辞辇"为称颂后妃之德的典实。
辞满【意思解释】1.旧指官吏任期届满﹐自求解退。
辞荣【意思解释】1.逃避富贵荣华的生活。谓辞官退隐。
辞訴【意思解释】1.见"辞诉"。
辞说【意思解释】1.言辞。 2.犹意见﹐看法。 3.谈话。
辞诰【意思解释】1.诰辞。指上古朝廷诏策之辞。
辞语【意思解释】1.文辞﹔言辞。 2.指口供。
谗铄【意思解释】1.犹谗毁。
谗蛊【意思解释】1.以恶言或咒诅等邪术加害于他人的人。
谗讥【意思解释】1.谗毁非议。
谗谮【意思解释】1.恶言中伤。
谗蝇【意思解释】1.《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后以"谗蝇"比喻谗人。
谗孽【意思解释】1.指好构陷诬害他人的人。孽﹐通"糵"。
谗阋【意思解释】1.亦作"谗?"。 2.攻讦争吵。
谗谤【意思解释】1.谗毁诽谤。
谗【意思解释】1.谓相互攻讦吵闹。
谗挤【意思解释】1.谗害排挤。
谗嬖【意思解释】1.因进谗而被宠幸。 2.指进谗而被宠幸的人。
谗谋【意思解释】1.谗毁人的计谋。
谗颊【意思解释】1.犹谗口。
谗戮【意思解释】1.谗杀。
谗谄【意思解释】1.谗毁和谄谀。 2.好谗谮谄谀之人。
谗毁【意思解释】1.进谗毁谤。

辞谒相关的成语补全

辞谒相关的成语接龙

辞谒其他造句

措辞造句1、声宝企业负责人陈盛沺就在去年10月中旬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谈话,强调“两岸不能直接‘三通’,导致在大陆投资的成本大幅增加,降低了产品的。
2、因此许多欧洲国家的法律措辞严厉的推荐几乎没有放入判词.
3、鹩哥精晓仿照人的措辞声和其他声音。有些每两天就能学会一个新字。
4、鹩哥精晓仿照人的措辞声和其他声音。有些每两天就能学会一个新字。
5、我精心准备好的措辞都跑掉了,所有的话都一起往外涌,乱七八糟,词不达意。




赞辞造句1、这份商品目录满篇皆是称心顾客的赞辞。
2、赞辞是一种礼物,不要轻忽地抛开,除非你要伤称赞者。
3、离开或到达的朝觐者大声地念纪念词和大赞辞。
4、诸葛亮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
5、在如此聚会里,神圣经文、颂诗和赞辞得以诵读,人心得以振奋和升华。
6、待赞辞结束,接着沃盥,对席,共牢,合卺,解缨结发……各项礼节依序而行,一切顺利如期。
7、一个有声望的人即使是平淡的一个字给了你,也要比一千个普通人长篇大论地给予的赞辞更有威力。


言辞造句1、我今天再次以最强烈的言辞呼吁劫持人质者尽快归还艾伦的尸首。
2、只要问问费城鹰队的边接球员特雷尔?欧文斯就知道了。在反复抨击和公开对其队友和管理层发表攻击性言辞后,他在2005赛季被停赛。
3、麦田鼓舌扬唇、言辞犀利,令对方愤懑憋于心中,无法外泄,换句通俗点的话就是说话缺德带冒烟了。
4、羊皮卷上满是一些言辞古奥、佶屈聱牙的篆文,没等林文细琢磨,倏忽,篆文活过来一样,散发着金色的光芒,窜向林文的脑袋。
5、越没有话题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心底的样子。因为可供伪装的虚假言辞已经越来越少,就等原形毕露。九把刀
6、大司行羊正表面是心有戚戚,一阵庄正言辞,铮铮有声。



告辞造句1、说妥了允许马玉等人从书院请假到工房去帮忙的事情,苏昊起身向吴之诚告辞,离开了书院。
2、小惠,住口,不可胡说,列位,老妇人顿首再拜,多谢今日搭救之恩,告辞了。
3、如此那多谢白家主了!只要白家攻城那天下午赶到比奇,龙家必有厚谢!告辞!
4、众人有的早想告辞,见突变一起,便安坐观看,听白逆龙这么一说,本已绝望的心,顿时复起,皆都有意要再尽力争取那鳖头之名,好娶个美貌的妻子,并且名利兼收。
5、焦飞倒不知,自己有什么古怪,随手收了五阴袋,他见苏环仍旧不时观瞧朱雀大街上的芦席斗法,想了一想,便再度告辞。
6、“我就去。”爱德蒙回答他,拥抱了一下他的父亲,挥挥手和卡德鲁斯告辞,就走出房间去了。
7、夜色在笑语中渐渐沉落,朋友起身告辞,没有挽留,没有送别,甚至也没有问归期。懂得聚散,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温馨,懂得舍,懂得放,自然春风和熙,月明风清!
8、所以,每逢类似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反应迅速,稍稍寒暄几句就知趣告辞,你要知道,珍惜朋友的时间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样可贵。
9、记得谈完书稿事宜告辞时,我请梅志为我题词纪念,她没有丝毫的矫作,没有自谦书法不好,欣然慨允。
10、云中子不语,与纣王告辞后,离了九间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飘风,扬长竟出午门去了!两傍八大夫,正要上前奏事,又被一个道人来讲什么妖魅,便耽搁了时候。
以辞害意造句1、对此,需要作者从源头上把好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质量关,切莫“以辞害意”。
2、学术文章虽可雕琢,但所求者乃晓畅典雅,而非以辞害意,障人耳目。
3、而少小离家老大回中第五个字应当为仄声,但是因为诗歌中太过严格要求声律会以辞害意,于是人们又规定七律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4、他昨天感冒了,今天却在饮酒,他说这是以辞害意,说不定感冒还好得快点,我可不赞同这种说法。
5、在王安石看来,汉唐以来的经传之家显然是以辞害意,以注害义的。




进谒造句1、次日“军官均未照例进谒”,“实则病重矣”,直至6日咽气,袁世凯都没有起床。
2、次年潘师莅渝任国立艺专校长,陈朗在渝即到嘉陵江对岸的磐溪国立艺专进谒潘师。
3、良弼车至,彭家珍投刺进谒。






内谒造句1、使者八返,内外震恐,帝使内谒慰解。
2、使者八返,内外震恐,帝使内谒慰解。







谒者造句1、墓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四周松柏常青,瞻谒者不绝。
2、塔、墓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四周松柏常青,瞻谒者不绝。







叩谒造句1、小人自蒙知遇,片刻不忘,只以山野村夫,不谙世务,虽欲趋前叩谒,不免言与心违。
2、弟特敢以尺函为其介,俾叩谒台端,尚祈进而教之,则同深纫佩矣。







亲谒造句1、在回归祖国一周年之际,由台湾各界知名人士自发组织准备亲谒黄帝陵,向轩辕始祖祭告:“台湾六百五十万同胞,脱离日寇统治,重归祖国版图”。
2、在回归祖国一周年之际,由台湾各界知名人士自发组织准备亲谒黄帝陵,向轩辕始祖祭告:“台湾六百五十万同胞,脱离日寇统治,重归祖国版图”。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