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擢怎么读

汉字
拼音zhuó
笔顺一丨一フ丶一フ丶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繁体
解释擢 (形声。从手,翟声。本义抽引,拉拔) 同本义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齐也,擢湣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刘基《如梦令·题画》 又如擢筋剥肤( 擢zhuó ⒈拔,抽~发难数(拔下头发来数,都难数清。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数不清)。 ⒉提拔,盐~升。~用。,● 擢zhuó ㄓㄨㄛˊ◎ 拔:擢发(fā)难(nán)数(shǔ)(喻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不清)。◎ 提拔,提升:擢升。
组词 擢世 - 擢举 - 擢任 - 擢佐 - 擢假 - 擢冠 - 擢削 - 擢升 - 擢发 - 擢发难数 -

擢的组词

擢相关的成语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相关成语接龙

擢相关的字

擢相关的造句

荐擢造句1、屡持使节,兼校春闱,荐擢卿班,允谐宗伯。
2、凡才名之士,虽未荐擢,皆引致门下,与之游宴、讲论、赋诗,士大夫以是称之。
3、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年),赵奢得到平原君的荐擢,被任命为治理全国赋税的总管。






拔擢造句1、台军拔擢25海空将领被指坐实"海空连手斗倒陆军"传闻。
2、奴才的阿玛瑞麟原来是太常寺赞礼郎,后被宣宗成皇帝拔擢为礼部侍郎,先皇咸丰皇帝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后为两广总督兼大学士,两年前病逝。
3、英勇行为受嘉奖纽约市华裔警察获拔擢晋升。
4、纽约市警局晋职礼4华人获拔擢华人谭尼森升探员。
5、中央政府应以此理念与标准来评估地方政府领导的表现——谁能更好地(即公平而有效率地)解决住房问题,谁就可以在拔擢的评量上获得加分。




宠擢造句1、是以冒袭良家,即成冠族;妄修边幅,便为雅士;负俗深累,遽遭宠擢;墓木已拱,方被徽荣。
2、是以冒袭良家,即成冠族;妄修边幅,便为雅士;负俗深累,遽遭宠擢;墓木已拱,方被徽荣。







擢升造句1、刘禹锡的“重临”,形式上与黄霸同,但霸为宣宗所器重,终于擢升为丞相;而刘为宪宗皇帝所恶,属带“罪”远贬,际遇完全不同,所以说是“事异”。
2、你知道吗?官家已经下诏,封江宁知府王安石大人为知制诰,不日就会擢升入京任职。







擢升造句1、大人,我看二人可当坐探,暂且留在厢军斥候营任个谋士,以后或有军功,再予擢升,不知大人与两位意下如何?
2、混沌之中本含清浊之气,盘古修玄清气开天辟地,清气擢升化为天,浊气下沉实为地。
3、从2001年至2003年,在陈洪刚的提携下,岳村由一名普通民警,迅速擢升为南岸区公安分局鸡冠石派出所副所长、南岸区公安分局南滨路派出所所长。
4、这时候的嘉靖倒多了一些虚心,见了他的笔札,叹其忠勇,立时擢升为河南道监察御使。
5、皇帝擢升了将军并赏给他丰厚的礼物。
6、这时候的嘉靖倒多了一些虚心,见了他的笔札,叹其忠勇,立时擢升为河南道监察御使。
7、迟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年),才通过多年候轮补缺,被选为蛮荒之地云南太和县(今大理市)知县,后被擢升为云南石屏州知州。
8、我们一直致力于擢升那些为公司业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员工.
9、由于在这个项目中贡献突出,他被董事局擢升为副总.
超擢造句1、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
2、“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3、高光辉出生于1963年,2009年被从师长越级提拔为军长,不仅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军长,也是20多年来第一位超擢的高级将领。
4、皇上超擢贤才,固然是幸事一件,但却由此引发幸进之风,使人阴喜钻营之道,而沉滞者不自咎才智之不足,反徒怨进身之无阶。
5、经达清举荐,林翼遂超擢洪章为帐下勇目,统带黎勇。




擢任造句1、旋擢任为宰相,主管一国上计,弄权行私,财富骄溢。
2、明廷擢任广宁守将王化贞为巡抚,收集散亡,人心稍定。







拔犀擢象造句1、既然要任人唯亲,又怎能做到拔犀擢象呢?
2、既然要人任人唯亲,又怎能做到拔犀擢象呢?
3、既然要人任人唯亲,又怎能做到拔犀擢象呢?






擢发难数造句1、擢发难数的他,死有余辜。
2、这群强盗的罪行累累,擢发难数。
3、那个年轻人犯下的罪状擢发难数,让他的父母亲羞愧不已。






擢用造句1、如今但望陛下能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沙汰秽恶,显拔幽滞,使朝廷才德充盈。
2、考中的文士或被擢用,在文馆(书房)供职,又荐引俘降的文士入仕。
3、这个公司的上级善于擢用人才.
4、二等皆不次擢用;三等为上等,恩数视廷试第一人;四等为中等,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
5、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
6、一、二等皆不次擢用;三等为上等,恩数视廷试第一人;四等为中等,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
7、国初以来宰相及食实封功臣子孙,一应沉翳未承恩者,令量才擢用。
8、由使臣兼管学政,选补博士弟子员录送科场,官给资斧,愿就艺学科者听之,果于中西各学总贯淹通,使臣保送到京,破格擢用,则山陬海澨无弃才矣。
9、人们为求擢用,常常用外儒内道的方式为人处世,心理处于扭曲与分裂状态。
10、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

其他查询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