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袍笏造句

造 句袍笏造句
组 成 - -
袍笏造句 1、拔刀断贼血模糊,袍笏雍容诣官府。
2、纬令台吏趣百官诣行在,皆辞以无袍笏,纬召三院御史,泣谓:布衣亲旧有急,犹当赴之。
3、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
4、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

袍笏相关造句

袍笏相关的词语

长袍【意思解释】1.男子穿的中式长衣。
赤霜袍【意思解释】1.传说中神仙穿的长袍。
衬道袍【意思解释】1.指明代宫廷内臣所穿二色衣的第二层直裰。
衬袍【意思解释】1.元代仪卫服饰名。衬在裲裆甲里面的长衣。
衬褶袍【意思解释】1.明代的一种便服。
禅袍【意思解释】1.僧衣。
毳袍【意思解释】1.毛制的长衣。 2.毛制的僧袍。 3.借指僧人。
粗袍粝食【意思解释】1.同"粗衣恶食"。
白袍【意思解释】1.旧指未做官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
布袍【意思解释】1.布制长袍。 2.犹布衣。指平民。
绯袍【意思解释】1.红色官服。
方袍【意思解释】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2.借指僧人。
方袍客【意思解释】1.指僧人。
袿袍【意思解释】1.汉代妇女的上等袍服。
宫锦袍【意思解释】1.用宫绵制成的袍子。《旧唐书.文苑传下.李白》:"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后遂用为典实。
衮龙袍【意思解释】1.古代皇帝的朝服。上有龙纹,故称。 2.借指皇帝。
衮袍【意思解释】1.见"衮龙袍"。
宫袍【意思解释】1.古代官员的礼服。
鹄袍【意思解释】1.白袍。古代应试士子所服。
黄袍加身【意思解释】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推拥为皇帝。后来用‘黄袍加身’指政变成功,夺得政权。
朝笏【意思解释】1.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出笏【意思解释】1.犹言出脱。货物脱手;卖出。
把笏【意思解释】1.持笏。指做官。
百笏【意思解释】1.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板笏【意思解释】1.即笏,手板。
还笏【意思解释】1.唐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谏,帝不听。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2.致仕,辞官。
笏头【意思解释】1.宋人称方团球路花纹为"笏头"。 2."笏头带"的省称。
笏板【意思解释】1.即笏﹐手板。
滑笏【意思解释】1.水波动荡不定貌。 2.指动荡不定的水波。
笏囊【意思解释】1.放笏的袋子。
笏头带【意思解释】1.即球路带。
笏带【意思解释】1.即笏头带。宋太宗以之赐大臣。
笏床【意思解释】1.《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笏头履【意思解释】1.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笏架【意思解释】1.放笏的架子。
冕笏【意思解释】1.礼冠与手版,皆古代王公大官之服饰,因以指仕宦者。
笢笏【意思解释】1.吹笛时用手按着笛孔。《文选.马融<长笛赋>》:"笢笏抑隐,行入诸变。"李善注:"笢笏抑隐,手循孔之貌。"一说,笢笏即篾忽,状其声之微细。见清朱珔《文选集释》。
木笏司【意思解释】1.谓糊涂官。
木笏【意思解释】1.木制手板。唐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
典笏【意思解释】1.以笏典钱﹐极言清贫。

袍笏相关的成语

秉笏披袍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做官
粗袍粝食同“粗衣恶食”。
方巾长袍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葛巾布袍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割须换袍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割须弃袍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蟒袍玉带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
绨袍恋恋绨袍:粗丝绢袍子;恋恋:留恋。指不忘旧情
脱袍退位喻去职。
同袍同泽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紫袍玉带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
擐甲披袍擐:穿;披:穿着。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黄袍加身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指被拥立为帝王。
黄袍加体见“黄袍加身”。
袍笏登场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登场演戏。比喻上任作官;丑行开始(把官场比作戏台)。
披袍擐甲披:穿着;擐:套穿。穿着战袍,套起铠甲。形容做起战斗准备
袍泽之谊袍泽:长袍与内衣,泛指军队中的同事。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缊袍不耻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
秉笏披袍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做官
垂绅正笏绅:古代士大夫的衣带;笏:朝笏。垂下衣带的末端,恭敬地拿着朝笏。形容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拄笏西山见“拄笏看山”。
朱衣象笏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袍笏登场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登场演戏。比喻上任作官;丑行开始(把官场比作戏台)。

袍笏相关的成语分类

袍笏相关的成语补全

袍笏相关的成语接龙

袍笏其他造句

紫袍玉带造句1、御花园的玉石栏杆边,一个金冠束发,紫袍玉带的少年,正好奇地望着叩拜在地的岳飞。
2、有男女老幼,有紫袍玉带,有贩夫走卒,又有喜怒哀乐等诸多形态。
3、唉,你们慢点搬,那个茶海别给我磕了,那可是紫袍玉带石的,磕碰你们可赔不起!
4、鲍唐转身一看,就见一个紫袍玉带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想拦又不敢硬拦的军士,鲍唐狠狠的瞪了他们几眼,喝道:“丢人现眼,还不下去。
5、江小司看着沈漠,沈漠从盒子里拿出一个掌心大的紫袍玉带石雕刻的纹章,对着网线上印了下去,提起来的时候,已将叶秒的魂魄硬生生拉出。




袍服造句1、王元智身后跟着七百二十九名袍服冠带的道士,都是长安道观里选出来的修为高深法力高强之士,他们每人手持各色幡幢,金风吹过,大袖飘飘,经幢翻飞,甚是壮观。
2、他的袍服雪白,一尘不染,仿佛雪海冰山中的一支腊梅,光鲜而亮丽。
3、居于主位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官员,白面黑须,仪容端正儒雅,身穿二品袍服,自然就是那位久闻大名的武德之了。
4、袍服紧紧包裹着全身每一寸肌肤,连面纱也垂了下来,避免炎日的煎灼。
5、真田首如飞蓬,袍服破烂地走向荒原,要去唤醒被封印的早良亲王。
6、王元智身后跟着七百二十九名袍服冠带的道士,都是长安道观里选出来的修为高深法力高强之士,他们每人手持各色幡幢,金风吹过,大袖飘飘,经幢翻飞,甚是壮观。
7、茂林修竹、轻烟碧柳、落叶梧桐四种木系图案以银线分别绣到一到四代弟子的纯白色袍服之上,以示区分。
8、众弟子纷纷起立,抖落袍服上土尘,紧随钜子身后,匆遽迈步而行。
9、江宁织造负责的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的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及杭州织造处织造的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
10、张启轻叹一声,忙接过袍服,这才发觉针脚细密匀称,竟比自己身上宫廷绣房做的还下心血,可见皇后的一片苦心。
宽袍大袖造句1、客观上来说,以前汉人的服装是最笨拙的,宽袍大袖,那个大袖子能钻进一个人去,穿上那个衣服一上街,勤劳的清洁工都得下岗。
2、范石匮穿着一身所谓汉服,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配合以他高大的身材,轮廓鲜明、一把大胡子的脸型,反而给他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
3、范石匮穿着一身所谓汉服,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配合以他高大的身材,轮廓鲜明、一把大胡子的脸型,反而给他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
4、妇女的服装也沿袭满人“旗袍”的旧样,宽袍大袖把全身包裹得严严密密,缠足的陋习也依然延续,女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裹脚。
5、我喜欢这个高高瘦瘦、张狂寂寞、总是妙语如珠的女子,她穿了明黄的宽袍大袖,穿了如意镶边的宝蓝配着苹果绿色的绣花袄裤,款款走来。




紫袍造句1、时任豫州刺史的狄仁杰直言进谏,成功阻止了武则天的滥施刑罚,并因其卓越才干受封拜相,获赐紫袍一袭。
2、这中年男子身着一袭紫袍,外裹一层轻纱,一张如刀刻出来钢棱冷硬的容颜。
3、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
4、只见东侧二楼栏杆之后,一男子身着紫袍蟒靴长身而立,看不清面目,手中一柄黑沉沉的铁胎弓,乌黑的弦上搭着三支羽箭,箭尖稳如泰山之峰,在灯下泛着冷光。
5、江小司看着沈漠,沈漠从盒子里拿出一个掌心大的紫袍玉带石雕刻的纹章,对着网线上印了下去,提起来的时候,已将叶秒的魂魄硬生生拉出。
6、那紫袍老者试了试李留馨的脉息,而后望着他兀自摇了摇头。
7、三清殿旁的穿花小径上,一位身着紫袍玉带的白发老者正踽踽独行。
8、你在看看果园:石榴娃娃笑开了肚皮:苹果娃娃穿上了红袄,葡萄树上的娃娃们穿上了紫袍,像一颗颗紫色的水晶。
9、瓜穿上了白纱,茄子穿上了紫袍。青菜像朵花一样在那里绽放。
10、紫袍血魂手白启大笑一声,抬手就向着表现异乎寻常的廖不清拍去。
袍子造句1、那名公子脸上油滑浮浪的神情一收,身上淡蓝色的袍子像铜铸铁浇一般,完全定在了身上,本来松松垮垮的身体站立笔挺像一杆标枪。
2、赛瑟罗见所有的眼睛全都转向他时,哆嗦得愈加厉害了,瞪着迷惑的眼睛定定地注视着那三个穿着翡翠袍子的法官。
3、十位黑袍长老低首沉吟,袍子下的手缓缓举起,各自拈了一根耆草。
4、昏惨惨的烛光下,高老爷那南京缎的袍子微微的闪着光,萧子山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寿衣,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5、身上天青色的袍子在清晨的寒风中微微起伏,门外偶尔路过的女修都会忍不住往内偷看一眼,所谓邻女窥墙不外如是。
6、老人的旁边还站了一个穿着一身华丽袍子的魔法师,三条金线纹在漆黑的魔法袍上,证明了他是暗系魔导士的尊贵身份。
7、思付间,她看到琥珀带了个穿着茜红色步步高升杭绸袍子的高个少年走了进为。
8、皮袍子和破烂的毡靴乱七八糟地扔在地窝子里,甚至连我们一块照的那张合影也没有带上。
9、走在最后的是一位年迈的老翁,年龄在五旬开外,头上一顶鸭尾巾,身穿一件紫色袍子,腰中一条黄色丝绦,青色中衣,青鞋白袜,朴素大方。
10、为首的一人,袍子用金线纹成图样的家伙这样吩咐,主教,如果不是‘被选中者’,就让他消失。
玉笏造句1、丹凤墀,白衣卿相任笑谈;玉笏貂翎今姓什?闾阎巷陌,谁家嗟叹?剑夜鸣、刀含霜,铁马金戈夜未央;忍把浮名且放了,一壶浊酒,东篱梦寒。
2、工部尚书陶森走出来,捧玉笏躬身道:此举可节省数十万两银子,微臣代举国臣民谢过皇上。
3、黄金殿、丹凤墀,白衣卿相任笑谈;玉笏貂翎今姓什?闾阎巷陌,谁家嗟叹?剑夜鸣、刀含霜,铁马金戈夜未央;忍把浮名且放了,一壶浊酒,东篱梦寒。
4、丹凤墀,白衣卿相任笑谈;玉笏貂翎今姓什?闾阎巷陌,谁家嗟叹?剑夜鸣、刀含霜,铁马金戈夜未央;忍把浮名且放了,一壶浊酒,东篱梦寒。





袍笏造句1、拔刀断贼血模糊,袍笏雍容诣官府。
2、纬令台吏趣百官诣行在,皆辞以无袍笏,纬召三院御史,泣谓:布衣亲旧有急,犹当赴之。
3、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
4、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





簪笏造句1、他指东侧马头墙上镌“群峰簪笏”的阳文道,童家祖上教育子孙好好读书,清正为官。
2、著名书法篆刻家童衍方是宁波走出去的艺术家,以宁海前童古镇“群峰簪笏宅”为基地修建的童衍方艺术馆今天开馆,童衍方先生向该馆赠送了艺术作品。
3、它由中国著名书法篆刻家童衍方的祖宅“群峰簪笏宅”布展而成,馆中收藏展示其创作的100多件书、画、印作品,并成功举办4场艺术作品展览。






笏板造句1、临近黄昏,本来在家里准本奏本,在笏板上抄词的大臣们,或早或晚的都获得了明日免朝的口谕。
2、在演礼上,七十余名中外师生身穿古代释奠礼服装,以献官、陪祭官、执事、佾舞生等鲜明形象手捧笏板、翟龠,依次步入祭祀会场。
3、复祯眼里紧紧盯住了那枚龙纹笏板,纯金色的,泛着傲睨一切的光,即使躺在这小宫殿里灰暗的地板上,也磨灭不了那团光晕。
4、她着一件遍体彩绣的红色法衣,头戴精致道冠,人瘦削清秀,手拿笏板,表情端凝,修长的一双手还有不同手势,十分繁复。





象笏造句1、鱼鼓简板胜于玎珰珂佩,葫芦拂帚胜于象笏朝簪。
2、他首先进封蹇义为少保,赐给冠服、象笏、玉带,并享受二职俸禄。
3、说罢,从源休手里夺过象笏,打在朱泚的头上,朱的额头霎时鲜血四溅,众人一时不知所措。
4、见惯登堂持象笏,绝仁弃义斩驺虞。
5、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将来也能执朝牌为官。
6、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7、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8、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