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第一个字是庐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庐的成语大全

庐山真面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清 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庐山面目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清 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相关词语

草庐【意思解释】1.简陋的草屋。用以谦称自己的住处。 2.犹草野。
车庐【意思解释】1.车辆和庐幕。
草庐三顾【意思解释】1.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汉末刘备欲得贤辅,曾三诣隆中,枉驾亮舍,虚心就教,历来引为礼贤下士的佳话。
村庐【意思解释】1.乡村的简陋房屋。
充庐【意思解释】1.犹充朝。
承明庐【意思解释】1.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又三国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承明庐。《汉书.严助传》:"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承明庐在石梁阁外,直宿所止曰卢。"《文选.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张铣注:"承明,谒天子待制处也。"后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
庵庐【意思解释】1.帐幕,军营。
敝庐【意思解释】1.破旧的房子。亦作谦辞。
班氏庐【意思解释】1.见"班生庐"。
班生庐【意思解释】1.汉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后因称隐者之居为"班生庐"。
庳庐【意思解释】1.古代国名。《吕氏春秋.简选》:"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高诱注:"﹝庳庐﹞,国名也。"一说为地名。疑为晋国足被庐。参阅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
剥庐【意思解释】1.扒毁房舍。 2.指贫困之居。
别庐【意思解释】1.本宅以外另建的住所。
拂庐【意思解释】1.上层吐蕃人所居的毡帐。
飞庐【意思解释】1.船上的小楼。
佛庐【意思解释】1.指佛寺。
故庐【意思解释】1.旧居。
瓜牛庐【意思解释】1.形似蜗牛壳的小圆舍。泛指简陋的居处。
瓜庐【意思解释】1.见"瓜牛庐"。
宫庐【意思解释】1.庐舍。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一个字是庐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庐山面目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清 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庐山真面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清 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庐山真面目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出茅庐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茅庐三顾见“草庐三顾”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三顾草庐见“草庐三顾”。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倚庐之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倚庐之望;而啮臂未仕,非图高盖之荣。”
倚人庐下指依靠别人生活。
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

相关的造句

敝庐造句1、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2、他的故里,也是“家无长物”,为他私有的,不过“先人敝庐”。
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摄影者寻角度、按快门,我则行古道、穿深巷,访敝庐,叩荆扉。
5、他的故里,也是“家无长物”,为他私有的,不过“先人敝庐”。
6、按快门,我则行古道、穿深巷,访敝庐,叩荆扉。



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1、中国有句谚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近处的花园里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白纱,模模糊糊的,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
3、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哥,大哥,别打了,小弟有眼不识庐山真面目,实在该死!
5、我看你很蠢;你看我很蠢;自己看自己很聪明;上帝看人类全愚蠢。此行看彼行简单;彼行看此行容易;同行看同行迷惑。所以,弹棉花的改弹吉他;砌墙的改堆码文字;做机械的改搞文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外。
6、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造句1、不经过探索了解,是很难弄清这一带庐山真面目的。
2、天下第一奇山,集中国名山之大全,兼收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
3、要不是朋友介绍真看不出来这位赫赫有名的千万富翁,低调的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4、秦皇汉武等三十余位帝王与庐山多有关联。
5、其次,庐山脚下的九江市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并且拥有长江、鄱阳湖、石钟山、龙宫洞、柘林湖等一大批高品味、多层次的旅游资源。
6、尽管老王百般掩饰,但他奸诈的庐山真面目依然被识破了。
7、中国有句谚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昨日一场透雨,紫金山烟气蒸腾、雾霭蒙蒙,凉爽的天气加上云海一样的景观,让游人啧啧称赞,紫金山有了庐山的味道了,情不自禁地合影了多张照片。
9、但如果有一个严格预算约束,任何前往会场观看了其喜欢的球队的庐山真面目,看着他们在电视和欢呼他们到底是兴奋,而坐在迎来就软。
10、庐山山体、石钟山景区、长江—鄱阳湖水上景区、龙宫洞景区等同属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景区,在保护、规划和建设上,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僧庐造句1、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
2、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
3、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余光中
4、《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
5、虞美人·听雨,(476人评分)8.7,朝代:宋代,作者:蒋捷,原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




庐山造句1、庐山云雾茶、景德镇瓷器、李渡毛笔、四特酒、通心白莲、歙砚(玉山罗纹砚;婺源龙尾砚;星子金星砚)。
2、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飞瀑流泉和奇洞怪石甚多,名胜古迹遍布。
3、庐山会议由讨论经济工作的工作会议转为八届八中全会,专门解决彭德怀等人的“反党集团”问题。
4、庐山是国内有名的避暑胜地,素有“天然空调”、“清凉王国”、“匡庐奇秀甲天下”美誉。
5、最后押队者,居然是一位血红雾团,朦胧滚浪翻腾,飘浮不定,十分诡谲邪异,不见其庐山真面目。
6、滚滚的云流翻山而过,直泻深谷,似流水瀑布,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这就是庐山有名的瀑布云。
7、江州司马叫不醒,叫得庐山分一觥。
8、亚丁海勒酒吧的村民们曾经听说过新驻扎的阿富汗军队,但是直到两个月前还从未见过部队的庐山真面目。
9、庐山国学和白鹿洞书院在教育学生方面都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10、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