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第二个字是囵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囵的成语大全

囫囵半片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毕方《千重浪》第十章:“(邢连成)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相关词语

鹘囵【意思解释】1.亦作"鹘沦"。亦作"鹘仑"。 2.完整;整个儿。 3.糊涂,不明事理。
囫囵课【意思解释】1.即锞子。银锭,俗名元宝。
囫囵半片【意思解释】1.印象模糊,不完整。
囫囵觉【意思解释】整夜不被惊醒的睡眠;整宿(xiǔ)的觉:她每天夜里起来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没睡过一个~。
囫囵【意思解释】完整;整个儿:~觉ㄧ~吞枣。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二个字是囵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囫囵半片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毕方《千重浪》第十章:“(邢连成)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相关的造句

囫囵吞枣造句1、他就囫囵吞枣般把这件事情敷衍过去了。
2、他的话突然停止了囫囵吞枣喘息的空气。
3、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4、认认真真地看一本书,胜过囫囵吞枣地看十本书。
5、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贾平凹




囫囵造句1、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
2、端午节,粽子吃法大普及。蚕食法,细水长流口水流,一个粽子吃一天。囫囵法,囫囵吞粽不识味,消化不良找江中。鲸吞法,吃粽不剥粽叶,吃肉不吐骨头!
3、想想每年都没法陪老婆孩子过个囫囵年,心里都有点儿过意不去,要是能把公交车都停一停,让我们也能在家里过年该有多好。
4、稍微拾掇拾掇,囫囵擦拭了下下的口水,也顾不得趴在竹简上睡觉脸上烙下的条条印记,最后再猥琐的在大腿根部靠上的部位挠了两把,开始了每天千篇一律的混吃等死。
5、术后一周里,王建英一边养着自己的伤,还一边在晚上帮父亲翻身,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同时还得哄父亲开心。
6、瘴气有毒,迷雾中不见天日,不辨方向,又有凶残毒虫猛兽出没,厉害妖兽作祟,便是五劫金丹境的高手进来也不一定能囫囵着回去。



囫囵吞枣造句1、你照我的方法去读,自然可以融会贯通,不会只是囫囵吞枣而已。
2、一想到读书我就如饥似渴,但当我拿起课本了我就是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
3、同桌看一篇小说,才用十分钟就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4、今天心烦意乱,静不下心看书后半部分不能细细看下去了,囫囵吞枣竟有收获。
5、如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即使在学生的头脑里填塞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他们的思考力。
6、上初中时,我囫囵吞枣地读过几部托尔斯泰的作品,那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普及本。
7、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8、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9、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10、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囫囵半片造句1、我跟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要了一瓢水,囫囵半片的洗了一把脸。
2、吴通年纪小听了个囫囵半片,一知半解,吴府原本马房漏雨,准备修修马棚。
3、王百草解释着把经石让进后院,房子红着睛听经石说完囫囵半片的关于井蓝衣的死。
4、李理囫囵半片地记住了将养身体这一点,至于培养感知什么的,根本没当做一回事儿。
5、方才我在帐外听了个囫囵半片,你是呼延家中哪辈儿上的?




囫囵觉造句1、我不怪他,我走后他连个囫囵觉都甭想睡。
2、爱情数据8年用掉1500箱透析液,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3、夜夜照顾婆婆,23年没睡一个囫囵觉。
4、32年间,她几乎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