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第一个字是举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举的成语大全

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废百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百废百也。”
举不胜举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举世无伦举:全,皆;举世:全世界;伦:类,同类。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举世无双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举世无敌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举世无比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卷:“萧颖士,开元中,年十九,擢进士第,儒释道三教无不该通,然性偏躁,忽忿戾,举世无比。”
举世混浊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举世皆知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举世瞩目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举世莫比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卷:“孝行忠鲠,举世莫比,门表阙台者六所,今古无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举仇举子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举例发凡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晋 杜预《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唐 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举善荐贤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举国上下举:全。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举国若狂举:全;狂:疯狂。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乐不能自已;都像疯狂了似的。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举手之劳举:抬起。一动手就能办到的一点劳动。比喻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举手加额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宋 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百姓闻贤使君之来,举手加额,以为天眼开矣。”
举手可采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举手扣额举:抬;扣:敲击。抬起头来拍击额头,表示气愤已极
宋·洪迈《夷坚丁志·永宁庄牛》:“民泣清不悛,但时举手扣额,诉于天地。”
举手投足投足:踏脚。一抬手一踏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举手相庆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明 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举措不定举措:行动。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举动安排不得当。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举措必当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举措必当,莫不如画。”
举无遗策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举无遗算举:提出;算: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晋书·袁蠸传》:“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
举枉措直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举棋不定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举棋若定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举止不凡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举止娴雅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举步如飞举:抬起。形容走得很快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42回:“宗保举步如飞,向马后赶上,踊身一跃,跳上了马。”
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相见了,便觉得分外高兴,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
举目千里放眼远眺,可以见到很远之处。形容视野广阔辽远。
宋·刘学箕《松江哨遍》:“松江太湖,举目千里,风涛不作,水面砥平。”
举目无亲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唐 薛调《刘无双传》:“四海之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举目皆是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
林语堂《思满大人》:“今也不然,举目皆是‘同志’。”
举直厝枉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直错枉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举眼无亲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
举纲持领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汉·王充《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举要删芜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人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举要治繁举:提出;治:治理;繁:芜杂。指写文章时突出主要的,把芜杂的地方加以删除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举觞称庆举:抬起;觞:古代酒器;庆:祝贺。举杯庆贺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我所生五子,皆有国器,并膺宠爵,每语夫人崔氏,言及于此,未尝不举觞称庆。”
举贤任能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举贤使能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举足轻重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举踵思慕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举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
举踵思望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盖闻中国至仁,德洋恩普……举踵思望,如怙旱之望雨。”
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然传》:“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
举重若轻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举首加额举:抬起;额:额头。拱手与额相齐,表示喜悦庆幸
宋·司马光《谕若讷》:“上乃飞白‘安静’二字,以赐若讷,若讷然后举首加额,受而藏之。”
举首奋臂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举首戴目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举鼎绝脰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莫敢辞乎?举鼎绝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相关词语

举不胜举【意思解释】1.列举不尽。
错举【意思解释】1.参互列举。
陈举【意思解释】1.排列而出。
粗举【意思解释】1.略举。
翀举【意思解释】1.谓成仙升天。
称举【意思解释】1.称誉举荐。 2.称说列举。
盛举【意思解释】1.盛大的活动;美事。
撮举【意思解释】1.撮要举出。
惨举【意思解释】1.残酷或悲惨的举动。
察举【意思解释】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出举【意思解释】1.放债。
创举【意思解释】从未出现过的行动:伟大的创举。
重举【意思解释】1.谓举动慎重。
称觞举寿【意思解释】1.同"称觞上寿"。
差额选举【意思解释】“等额选举”的对称。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
刺举【意思解释】1.检举。 2.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
出举兴生【意思解释】1.借贷取息。
冲举【意思解释】1.亦作"冲举"。 2.旧谓飞升成仙。
按举【意思解释】1.检查举发。
案举【意思解释】1.考核并荐举。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一个字是举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唯善之所在。”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举不胜举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举仇举子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龙举云属同“龙兴云属”。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龙举云兴同“龙兴云属”。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
龙兴凤举喻王者兴起。
《东观汉记·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阵,摧九虎之军。”
轻而易举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轻举绝俗犹言避世隐居。
《晋书·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轻举妄动轻:轻率;妄:胡乱;任意。不经慎重考虑;轻率任意地行动。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轻举远游指避世隐居。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齐眉举案同“举案齐眉”。
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祁奚举午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轻徙鸟举轻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
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轻徙鸟举不可制。”
祁奚之举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按兵不举犹按兵不动。
元 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 无名氏《精忠记 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百端待举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百废备举举:兴办。一切被废置的事情全部都兴办起来。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
明·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明年六月,百废备举,庙有新室,学有新含。”
百废待举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
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百凡待举无数事情都等待兴办。
平佚《临时政府成立记》:“而沪军陈都督,复以民军倡义伊始,百凡待举,无总机关以代表全国,外人疑虑,交涉为难。”
飙发电举飙:暴风;举:起飞。形容声势迅猛
《明史 戚继光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百废具举指许多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兴办。同“百废俱举”。
宋 王明清《挥麈录》卷一:“吴明可帅会稽,百废具举,独不传书。”
百废俱举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续资治通鉴 宋理宗绍定五年》:“了翁(魏了翁)乃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居数月,百废俱举。”
百废咸举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明 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威惠大行,百废咸举。吏民顺令,如臂使指。”
百堕俱举堕:荒废;废弃。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钱基博《吴禄贞传》:“在边三年,百堕俱举,而刊有《延吉边务报告》四册,则其客江阴章钟祚搜辑禄贞在边之书牍也。”
不遑枚举犹不胜枚举。
梁启超《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立高等学校以养人材……凡兹文明之事业,不遑枚举。”
百举百捷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办事万无一失。同“百举百全”。
《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百举百全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飙举电至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汉 桓宽《盐铁论 世务》:“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飙举电至。”
包举宇内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不可枚举枚举:一一列举。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元 王恽《秋涧全集 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论,卓异特达之举,固不可枚举。”
不可胜举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不胜枚举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不识抬举识:知道;抬举:称赞;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举”。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百务具举各种事务全都兴办
《明史·沐英传》:“在滇,百务具举。”
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晋书 苻坚载记上》:“成败之机,在斯一举。
超然远举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渭·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道不举遗同“道不拾遗”。
《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多此一举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大举进攻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笃近举远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待机再举举:行动。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
穆欣《南线巡回·粤桂大围歼战》:“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机再举。”
待时而举待:等待;举:行动。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
发凡举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举:提出。指举例以阐明要点。说明全书通例
明·焦竑《玉堂丛语·纂修》:“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
风举云飞凭借风云飞腾而上。同“风举云摇”。
《宋史 乐志七 》:“神驾来思,风举云飞。”
风举云摇凭借风云飞腾而上。亦比喻飞黄腾达。
汉 班固《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唐 王勃《九成宫颂》:“风举云摇,历神都而一憩。”
高蹈远举意为隐居避世。
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高飞远举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高举深藏指避世隐居。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三折:“者莫他高举深藏,你看我驾天风定然赶上,则好去深渊中躲避灾殃。”
高举远蹈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高举远去举:起飞。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阁下居长安,统二于人,不能明白立功名,不如高举远去。”
管窥筐举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夫人心不同,实若其面,子虽光丽,既美且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
瞽言妄举随便乱说,轻率行动。《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毛举缕析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毛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毛举细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明史 叶向高传》:“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
毛举细事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毛举细务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时绌举赢绌:不足;赢:有余。在衰败的时强做奢侈的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世家》:“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

相关的造句

举不胜举造句1、关于他的传奇举不胜举,他的修为有多深,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2、我们有举不胜举的理由反对他的计划.
3、他做的那些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4、像刘娜这样成功的事例举不胜举,对我们来说,最开心的是我们的客人满意、功,对我们也就是成功。
5、举不胜举,而那湖广会馆的便是其中之一。
6、九尾狐中最着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封神演义》),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
7、继陈胜、吴广之后,天下匪患四起,沛县有沛公刘邦、下邳有楚将项梁、南越有龙川令赵陀,其余各地小股势力更是举不胜举。
8、他们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9、考虑最近几天像这样的抽风酸文必将举不胜举,我就先走一步,抛砖引玉了。
10、像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也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种相似的经历。
举不胜举造句1、班上的好人好事举不胜举。
2、类似的义举,在册亨县举不胜举。
3、话说,这世间因祸得福的例子举不胜举。
4、因凡是比拼招式,若运用得当,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例子举不胜举,但若掌面相对,比的就是内力了。
5、齐天大圣新解:齐天即国庆七天,大圣即大胜、凯旋。祝国庆节七天你财源大有可为,大有所获,快乐不可胜数,举不胜举,开心数不胜收,满意得胜归朝。
6、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举不胜举。
7、社会经济生活中各层面上的腐败现象举不胜举.
8、在学雷锋的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举不胜举。
9、会武功的人举不胜举,但是,能跟动物交流的人却寥寥无几。
10、考虑最近几天像这样的抽风酸文必将举不胜举,我就先走一步,抛砖引玉了。
举不胜举造句1、这种事情举不胜举,如果不是蕾提醒圣维纶的建馆庆典马上就到了,菲还要爬圣埃德山去看高山草甸花海。
2、我们有举不胜举的理由反对他的计划.
3、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可以说耿紫柔稀奇古怪的要求是他对真气运用进步的最大动力之一。
4、鲫鱼背、仙桃石、采莲船、天桥、童子拜观音等等,均趣味盎然,举不胜举。
5、社会经济生活中各层面上的腐败现象举不胜举.
6、如果还想为“贾迪斯控贾迪斯”找出其他根据的话;那真是举不胜举.
7、他做的那些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8、吴广之后,天下匪患四起,沛县有沛公刘邦、下邳有楚将项梁、南越有龙川令赵陀,其余各地小股势力更是举不胜举。
9、类似的义举,在册亨县举不胜举。
10、话说,这世间因祸得福的例子举不胜举。
举不胜举造句1、在学雷锋的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举不胜举。
2、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
3、中国的名山大川举不胜举。
4、并存的书,这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毕竟因为元素过多而滥写的书也举不胜举。
5、当今社会,抱薪救火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造成社会腐败的根源之一。




举不胜举造句1、在野生动物世界,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多的举不胜举。
2、考虑最近几天像这样的抽风酸文必将举不胜举,我就先走一步,抛砖引玉了。
3、齐天大圣新解:齐天即国庆七天,大圣即大胜、凯旋。祝国庆节七天你财源大有可为,大有所获,快乐不可胜数,举不胜举,开心数不胜收,满意得胜归朝。
4、要说一到达这第四层练气阶段,李岩身上奇特的感觉这是举不胜举。
5、这样的事在我们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里举不胜举,助人为乐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