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第二个字是三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三的成语大全

连三并四同“连三接二”。
老舍《赵子曰》第十九:“赵子曰一声不发,只连三并四的磕瓜子。”又《二马》第四段三:“李子荣拉住马威的手不放,连三并四的说:‘谢谢你!’”
拉三扯四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
连三接二犹言接连不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
连三接四同“连三接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原来平儿出去,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连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
连三接五同“连三接二”。
清·顾禄《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连三跨五形容动作迅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求三拜四到处求人帮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
牵三扯四牵:牵连;扯:拉。牵扯其他的事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
缺三短四形容物品残缺不全
欺三瞒四一再欺骗隐瞒。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捱三顶四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不三不四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西湖二集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差三错四颠倒错乱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重三叠四形容多次重复。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察三访四察:考查;访:探查。指爱打听调查别人的事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饶这样,天天还是察三访四。自己再不看破些,且养身子。”
传三过四传闲话,说是非
石灵《捕蝗者》:“就是有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说几句闲言杂语,你在大爹面前,也该遮盖遮盖,怎么传三过四,又惹他老人家生气!”
猜三划五喝酒时划拳行酒令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差人道:‘今日且吃酒,明日再说。’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
攒三聚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掉三寸舌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史记 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颠三倒四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倒三颠四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调三惑四见“调三斡四”。
《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调三惑四。”
丢三落四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丢三拉四见“丢三落四”。
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丢三忘四见“丢三落四”。
《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调三斡四挑拨是非。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
低三下四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二三其操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南朝 梁 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三其节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二三其意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分三别两同“分星擘两”。
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隔三差五比喻时常发生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没三没四不三不四,行为不端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还有几个没三没四帮闲的,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
埋三怨四事事埋怨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我堂客总是埋三怨四,’谢庆元讲到这里,侧耳听听帐子里已经起的均匀微细的鼾息。”
说三道四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三三四四犹言三三两两。
汉·王延寿《梦赋》:“尔乃三三四四,相随踉■(足旁)而历僻。”
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狂三诈四多方欺诈。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
拿三搬四比喻不服从调派。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拿三撇四
让三让再见“让再让三”。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夔龙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
接三换九接三:新娘出嫁后三天回娘家;换九:结婚九天双方互送礼物。指结婚嫁娶的风俗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你长大出嫁的时节,我与你打簪环,做铺盖,买梳头匣子,我当自家闺女一般接三换九。”
急三火四
接三连四接连不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又没逃了,这么接三连四的叫人来找。”
推三挨四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几次叫你做个手脚,你总是推三挨四,还打官话。”
挑三拨四见“挑三豁四”。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家伙在挑三拨四,我去闯破她不呢?”
推三宕四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三宕四,那讨账人发了急,所以就吵了起来。”
挑三豁四谓挑拨是非。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7回:“我们这个搅家不良,挑三豁四,丈二长的舌头,谁家着的他罢?”
挑三拣四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挑三检四见“挑三拣四”。
金近《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三检四的。”
推三拉四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好生给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拉四的。”
推三推四同“推三阻四”。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7回:“你这家伙胆小怕死,还推三推四咧!你不敢去,我一个人也敢去!”
挑三窝四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会挑三窝四的。”
调三窝四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调三窝四的。”
挑三嫌四见“挑三拣四”。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为你黑间白日的操心,好容易找下这么个媳妇,你还挑三嫌四的。”
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攒三集五见“攒三聚五”。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张三李四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百丈恒禅师法嗣》:“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
张三吕四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宋·何承裕《戏为举子对句》诗:“晓来狗吠张三妇,日暮猿啼吕四妻。”
朝三暮四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遮三瞒四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昨夜怎么他两个一同出来,你且告诉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要遮三瞒四的。”
再三再四重复好几次。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
吼三喝四大声吆喝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四回:“维持会这些人,每天就在一块肥吃大喝,纸烟不离嘴,见人开口就是‘妈的屄’,整天吼三喝四抖威风。”
横三竖四犹言横七竖八。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横三顺四见“横三竖四”。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办公室的床上、桌子上、地上,横三顺四地睡着人。”
怕三怕四这也怕,那也怕。比喻顾虑太多,不能做出决定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昌叫你写,就是说你行,叫你拿主张。你怕三怕四干什么。”
偏三向四谓偏向、袒护某方。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三向四啦?”
疑三惑四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指人多疑
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

相关词语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解释】1.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
三日三夜说不了【意思解释】1.形容话长。
三三节【意思解释】1.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
三三制【意思解释】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即在政权机构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2.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分工明确,定期轮换的制度。
三三五五【意思解释】1.三个五个聚集在一起。
三熏三沐【意思解释】1.同"三衅三浴"。 2.表示虔敬。 3.比喻栽培,提携。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1.梵语忉利天的意译。即欲界六天之二。小乘有部认为是欲界十天中的第六天。《法苑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于手天,二名持华鬘,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大智度论》卷九:"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俗称极高处为三十三天。
三沐三熏【意思解释】1.见"三沐三熏"。
三三四四【意思解释】1.犹言三三两两。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解释】1.谓盛衰不常。
三三径【意思解释】1.宋杨万里于东园辟九径,分植不同的花木,名曰"三三径"。
三藐三菩提【意思解释】1.佛教语。梵文Samyaksambodhi的音译。指佛陀所证的"等正觉"。
三月三【意思解释】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三名三高【意思解释】1.名作家﹑名演员﹑名教授和高工资﹑高稿酬﹑高奖金的合称。
三一三十一【意思解释】1.珠算口诀之一。俗用以表示三者平均分配之意。
三衅三浴【意思解释】1.再三熏香﹑沐浴。表示待以优礼,对人尊重。浴,或作"沐"。 2.表示郑重其事。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1.三个两个聚集在一起。形容数目不多。
三查三整【意思解释】1.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土地改革所进行的整党整军的一个重要运动。"三查",在地方上是指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在部队中是指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是指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
三吐三握【意思解释】1.《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三揖三让【意思解释】1.古代迎宾之礼。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二个字是三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两两三三①谓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卷:“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两相抵。”
三沐三熏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三沐三薰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宋礼启》:“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三三四四犹言三三两两。
汉·王延寿《梦赋》:“尔乃三三四四,相随踉■(足旁)而历僻。”
三十三天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胜鬘宝窟》卷下:“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国言悉怛梨余恶卫陵,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国音不同耳。”
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三熏三沐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宋·陆游《与李运使启》:“一琴一龟,预想铃斋之静;三熏三沐,尚陪药市之游。”
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金·元好问《丙午九日咏菊》:“三薰复三沐,岁宴与君期。”
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国语 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之于郊。”
三盈三虚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三浴三熏浴:沐浴。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礼待人,对人尊重。也表示郑重其事
唐·韩愈《答吕瞖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三战三北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六臂三头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明 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头待怎么,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
两次三番多次,好几次
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屡次三番屡次:多次;三番:许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复多次。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两道三科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谁听你两道三科,嚷似蜂窝,甜似蜜钵。”
连二并三同“连三接二”。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
连二赶三急忙;赶快。
姚雪垠《长夜》三二:“菊生不敢怠慢,连二赶三地穿好衣服,跳下床来。”
六街三陌见“六街三市”。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恰便似玉琢成六街三陌,恰便似粉妆就殿阁楼台。”
六街三市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
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连三并四同“连三接二”。
老舍《赵子曰》第十九:“赵子曰一声不发,只连三并四的磕瓜子。”又《二马》第四段三:“李子荣拉住马威的手不放,连三并四的说:‘谢谢你!’”
拉三扯四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
连三接二犹言接连不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
连三接四同“连三接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原来平儿出去,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连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
连三接五同“连三接二”。
清·顾禄《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连三跨五形容动作迅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利市三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
立时三刻立刻、马上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有天听了朋友一句玩笑话,便立时三刻逼我母亲出去,一刻不能相容。”
六韬三略《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唐 黄滔《祭南海南平王》:“天生大贤,浚六韬三略之才谋。”
两头三面同“两头白面”。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若是我,两三番,将他留恋,教人道后尧婆两头三面。”
两头三绪形容心意烦乱。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六问三推谓反复审讯。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我是个妇女家,怎熬这六问三推。”
两意三心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见不坚定
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两意三心,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
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气冠三军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求三拜四到处求人帮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
牵三扯四牵:牵连;扯:拉。牵扯其他的事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
缺三短四形容物品残缺不全
欺三瞒四一再欺骗隐瞒。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捱三顶四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见《韩非子 和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避君三舍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避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见“避君三舍”。
八难三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不三不四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西湖二集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不问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5回:“逛窑姐儿的人,倘给老爷查着了,他不问三七二十一,当街就打。”
不壹而三指再三;多次。
《孔子家语 弟子行》:“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半夜三更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相关的造句

三三两两造句1、散会后,会员们三三两两的走出会场。
2、次日上午,大小官员和当地名流便三三两两前来拜谒新任知州,早上还冷清孤寒的公馆顿时热闹暄腾起来。
3、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拢在一起做游戏。
4、疑问没有得到解答,三三两两的记者一拥而入,二话不说,就是一阵闪光灯轰炸。
5、一条赭黄色的小路弯弯曲曲,从岸边延伸到路边,一路之隔的北巉山村的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往来着。
6、不一会儿,所有预备队员均就餐完毕,三三两两回宿舍准备班务会。
7、真是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啊!小店里三三两两的坐着几位顾客,看见吴叔就举着杯子两颊通红的打招呼,吴尊也一一回应。
8、跑了大概10分钟,路两侧就呈现出湖区的特征,三三两两的水塘和登岸维修的木船随意地散落在路旁,如同一场盛宴开始之前的精美凉菜,吊得人胃口大开。
9、傍晚时,渔船三三两两地回到了码头。
10、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举伞走的飞快,他们飘过的眼神不懂我的忧伤。我的忧伤是一个人的忧伤,我只想一个人在雨中行走,我不想让他们知道了我的忧伤。雨滴顺着我的头发滑下,滑过我的眼角,像眼泪一样。
三三制造句1、解放区在坚决地毫不犹豫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条件下,“三三制”政策仍然不变。
2、三三制政权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
3、调研中,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介绍了该校近几年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四三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情况。
4、三团规模小得多,仅150余人,团长由疤瘌子担任,居然好意思也搞三三制,名义防区是漕泾以东三公里处到泥城段的滩头阵地,实际却是视情况自由行动。
5、“三三制薪酬”体系,即三大价值导向、三大基础工程和三大设计技术。
6、延安时期,中共的“三三制”政体的民主体制是延安精神的产物。



三藐三菩提造句1、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佛即觉者义,以众生无始时来,辗转于生死长夜大梦之中,今得彻底醒觉,故为觉者,顾何以得彻底醒觉耶?即经云: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尽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4、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玉佛真谛揭,三宝三皈戒,三藐三菩提。
8、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三三造句1、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从黄埔军校及各分校毕业的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中,就有一万名牺牲在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四个月。
2、天山网讯10月14日,笔者在一三三团二十三连的1000亩海棠果植树造林现场看到,机械已挖好的方格形林床,正等待着黄太平海棠果的植入。
3、松柏不残四季翠,山村难老百岁人,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4、出来后,徐思彤看着三三俩俩从工房出来的工人,男男女女,突然觉得自己像广州那边工厂的工女,她没有瞧不起她们的意思,只是她不想成为她们中的一个……
5、他曾给过的温柔,如光一般温暖了她此后的时光。疯子三三
6、依旧是那么的热闹,三三四四的在一起猜测着谁是这次比试的冠军。
7、,家里的液化气罐没气了,她来到楼道内找到了一家名为“长春市一三三老煤气站”的液化气站的名片,并按照联系电话拨打了过去,希望工作人员上门灌气。
8、街上早已亮起了霓虹灯,下班后的情侣两两三三欢快地聊着。
9、佣兵们凑在篝火旁,有的靠在树干上,有的靠在巨石上,没有睡袋的则两两三三靠在一起,互相用身体取暖。
10、你自己想啊,你看,这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造句1、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2、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尽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