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第四个字是纛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纛的成语大全

龙幡虎纛将帅之旗。
明·陈子龙《少将行》:“五营画戟青茫茫,龙幡虎纛云霞墙。”
高牙大纛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黄屋左纛黄屋:古代皇帝的车盖;纛: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指帝王坐的车子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

相关词语

白纛【意思解释】1.白色大旗。
宝纛【意思解释】1.皇帝出行乘舆上所建的旗帜。
鼓纛【意思解释】1.战鼓与大旗。古时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信物。
高牙大纛【意思解释】1.大将的牙旗。亦泛指居高位者的仪仗。
横海纛【意思解释】1.大旗。
麾纛【意思解释】1.即麾旌。纛,大旗。
旄纛【意思解释】1.古代帝王乘舆上用牦牛尾制成的用以翳蔽之物。
禡纛【意思解释】1.犹禡牙。古时出兵行祭旗礼。
大纛【意思解释】1.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
纛遫【意思解释】1.毛密而蓬松貌。
纛章京【意思解释】1.满语。官名。"巴雅喇纛章京"的简称。清初兵制,从每旗诸甲喇中选择精锐者,组成护军,其首领初名为纛额真。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改称纛章京。
旌纛【意思解释】1.大旗。亦泛指旗帜。 2.犹尊驾。
龙纛【意思解释】1.绘有龙形的大旗。
狼纛【意思解释】1.见"狼头纛"。
鸾纛【意思解释】1.天子用的大旗。
六纛【意思解释】1.六面军中大旗。唐节度使军中所用。 2.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牌纛【意思解释】1.用作仪仗的金牌和大旗。
旗纛【意思解释】1.饰以鸟羽的大旗。
作纛旗儿【意思解释】1.犹言主事者,当家人。纛旗,军中主帅之旗。
阵纛【意思解释】1.军营中的帅旗。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四个字是纛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龙幡虎纛将帅之旗。
明·陈子龙《少将行》:“五营画戟青茫茫,龙幡虎纛云霞墙。”
高牙大纛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黄屋左纛黄屋:古代皇帝的车盖;纛: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指帝王坐的车子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

相关的造句

黄屋左纛造句1、“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
2、,羽盖华爪,黄屋左纛,黑旗皂旒,驾六匹玉勒金衔的骏马,迅跑如飞。
3、旒及繁缨,例皆十二,黄屋左纛,金根重毂,无不悉同,唯应五方色以为殊耳。






左纛造句1、“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
2、旒及繁缨,例皆十二,黄屋左纛,金根重毂,无不悉同,唯应五方色以为殊耳。
3、秋七月戊戌,诏赠王假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齐王玺绂,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轻车介士,兼备九锡之礼,谥曰献武王。
4、秋七月戊戌,诏赠王假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齐王玺绂,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轻车介士,兼备九锡之礼,谥曰献武王。
5、,羽盖华爪,黄屋左纛,黑旗皂旒,驾六匹玉勒金衔的骏马,迅跑如飞。
6、方釳左纛,钩膺玉瓖銮声哕哕,和铃鉠鉠重轮贰辖,疏毂飞軨羽盖威蕤,葩瑵曲茎。



高牙大纛造句1、“时每扮文武祭官,旗旄导前,骑卒拥后,高牙大纛,金鼓喧天,观者云集,颇极一时之盛”。
2、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
3、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






高牙大纛造句1、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
2、“时每扮文武祭官,旗旄导前,骑卒拥后,高牙大纛,金鼓喧天,观者云集,颇极一时之盛”。
3、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