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茅茨土什么的成语

补 全茅茨土阶
相 关 茅茨土什么 - 茅什么土什么 - 茅什么土阶 - 茅什么什么阶 - 什么什么土阶 - 什么茨土阶 - 什么茨土什么 -

茅茨土什么的成语大全

茅茨土阶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茅茨土什么的相关词语

草茅【意思解释】1.亦作"草茆"。亦作"艹茅"。 2.杂草。 3.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 4.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 5.比喻鄙陋微贱。 6.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屮茅【意思解释】1.草茅。指在野未作官的人。
茨茅【意思解释】1.指茅屋。
楚茅【意思解释】1.楚地产的茅草。
赐茅授土【意思解释】1.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波流茅靡【意思解释】1.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白茅【意思解释】俗称“茅草”。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根状茎。叶线形或披针形。花穗上密生白毛。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可作牧草,也可造纸。嫩穗俗称“茅针”,可生食。根状茎又叫“茅根”,可制糖或酿酒;也可入药,能清热、利尿、止血等。
苞茅【意思解释】1.束成捆的菁茅。苞,通"包"。古代祭祀时,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渣滓。
笆茅【意思解释】1.芒的俗称。
白茅人【意思解释】1.汉武帝时﹐方士栾大诡称"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于是武帝拜大为五利将军。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大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后事露被诛。见《史记.封禅书》。后因称栾大为"白茅人"。亦泛指术士。
白茅香【意思解释】1.香草名。修道者多用以沐浴。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白茅香》。
拔茅【意思解释】1.见"拔茅连茹"。
包茅【意思解释】1.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
班茅【意思解释】1.药物名。有毒性。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1.比喻递相推荐引进。语出《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朱熹本义:"三阳在下,拔茅连茹之象。"
封茅【意思解释】1.指分封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任命地方高级官员。
缚茅【意思解释】1.亦作"缚茆"。 2.谓盖造简陋的房屋。茅,谓茅屋。
分茅胙土【意思解释】1.分茅列土。
分茅锡土【意思解释】1.见"分茅赐土"。
分茅岭【意思解释】1.即十万大山。在广东省东兴各族自治县西。山顶产茅草,草头南北异向,故名。相传是汉马援立铜柱处,或谓唐马总所立。参阅《广东通志.山川》。
茨瓦纳人【意思解释】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纳、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国。约390万人(1985年)。讲茨瓦纳语。部分信仰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不少人在厂矿做工。
采茨【意思解释】1.古代乐章名。 2.采集茅草﹑芦苇。
茨菰【意思解释】1.即慈姑。
茨宇【意思解释】1.草盖的房屋。
茨檐【意思解释】1.草屋。借指贫寒之家。
茨棘【意思解释】1.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郑玄笺:"茨,蒺藜。伐除蒺藜与棘。" 2.喻困难的处境。
茨草【意思解释】1.指杂草。
茨茅【意思解释】1.指茅屋。
茨藿【意思解释】1.指粗劣的菜食。
茨门【意思解释】1.蓬户,柴门。
奥斯特里茨战役【意思解释】1805年12月法国拿破仑军队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在奥斯特里茨(在今斯洛伐克境内)进行的决战。结果法军获得大胜,奥地利被迫求和,第三次反法联盟瓦解。
博茨瓦纳【意思解释】南非内陆国。面积582万平方千米。人口142万(1994年)。首都哈博罗内。地处卡拉哈里盆地,地势东高西低。高温少雨,中南部沙漠广布。采矿业为经济主要支柱。钻石生产居世界前列。畜牧业为重要经济部门,以养牛为主。
波茨坦会议【意思解释】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首脑会议。主要讨论对德占领的原则、欧洲一些国家疆界的划分、战争罪犯的处理以及参加联合国等问题。并签订、发表《波茨坦协定》。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意思解释】德国东北部城市。人口137万(1984年)。有精密机械、光学仪器等工业。多宫殿、教堂等古迹。1945年8月2日,《波茨坦协定》在此签订。
凫茨【意思解释】1.见"凫茈"。
干茨腊【意思解释】1.见"干支剌"。
苗茨【意思解释】1.犹茅茨。
茅茨不翦【意思解释】1.谓崇尚俭朴,不事修饰。
棘茨【意思解释】1.荆棘蒺藜。
具茨【意思解释】1.山名﹐在今河南省密县。
土里土气【意思解释】1.土气,不时髦。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1.在本地生长。
土头土脑【意思解释】1.谓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意思解释】1.泥土粘结在一块,就能筑成高墙;穷人们互相帮助,就能变为帝王。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会无往而不胜。
铲土机【意思解释】1.挖土﹑运土用的一种机器。刮刀刮下的土可以自动装入斗中运走。也叫铲运机。
丑土【意思解释】1.即丑地。
绸缪桑土【意思解释】1.犹绸缪未雨。
赤土国【意思解释】1.古国名。
草土臣【意思解释】1.官吏在居丧中对君上具衔时的自称。
畴土【意思解释】1.田地。
斥土【意思解释】1.开土地为冢圹。天子即位预作陵墓的避讳说法。 2.开拓土地。 3.盐碱地。
撮土【意思解释】1.谓聚土而取之。 2.一撮之土。喻量少。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搽灰抹土【意思解释】1.指开脸谱。
尺土【意思解释】1.犹尺地。
杵土【意思解释】1.筑土,夯土。
刹土【意思解释】1.佛教语。田土;国土。
常寂光土【意思解释】1.佛教语。四土之一。
瓷土【意思解释】1.本名垩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赐茅授土【意思解释】1.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蹙土【意思解释】1.损失国土。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茅茨土什么的相关成语

茅茨土阶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土阶茅茨见“土阶茅屋”。
《新唐书·薛收传》:“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茅茨不翦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列土分茅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裂土分茅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分茅赐土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清·李渔《夺锦楼》:“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
分茅裂土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分茅列土谓分封侯位和土地。
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分茅锡土见“分茅赐土”。
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分茅胙土分茅列土。
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议后纪》:“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
茅室土阶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土阶茅屋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胙土分茅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明·王錂《春芜记》:“分茅胙土,赖周天子宠缓;右佛左萦,凭项庄王余烈。”
土里土气指没有见过世面,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土里土气的。”
土生土长当地生长的。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
土头土脑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头土脑的,信是一句话。”
裂地分茅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波流茅靡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明史 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拔茅连茹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初出茅庐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草茅之臣草茅:杂草。比喻在野无权的人
《仪礼·士相见礼》:“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顿开茅塞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名列前茅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茅庐三顾见“草庐三顾”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茅塞顿开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茅室蓬户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茅屋采椽指住宿简陋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茅屋草舍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4回:“茅屋草舍,掌柜的不要见笑。”
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竹篱茅舍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占着茅坑不拉屎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
邓小平《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这样的领导干部,索性请他好好休息,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
黄茅白苇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蓬牖茅椽蓬:蓬草;牖:窗。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用茅草做椽子。指贫苦人家的住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以妨我襟怀。”
列土封疆列:同“裂”;封疆:划定疆界。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
《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王子,列土封疆非为诸候,皆以为民也。”
累土聚沙比喻积累收聚。
《魏书 释老志》:“苟能精致,累土聚沙,福钟不朽。”
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离乡背土见“离乡别土”。
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离乡别土同“离乡背井”。
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立锥之土立锥:插锥子。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能容身的极小地方
曹冏《六代论》:“子弟无尺寸之封,功臣无立锥之土。”
寝苫枕土同“寝苫枕块”。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安土乐业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安土重旧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后汉书 南蛮传》:“[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安土重居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后汉书 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安土重迁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不服水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不伏水土水土:指一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不能适应某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役杀伤。”
半截入土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元 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播土扬尘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恨不得播土扬尘,又无个过性的人。”
簸土扬沙簸:扬。指虚张声势
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
本乡本土土:乡土。本地或家乡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不习地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南史 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
不习水土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撮土焚香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绸缪桑土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寸土不让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起来,寸土不让。”
寸土必争寸土:极小的一片土地。一点土地也不让敌方侵占;要进行争夺。形容斗争激烈尖锐和针锋相对。也作“尺寸必争”、“寸土不让”。
《新唐书 李光弼传》:“两军相敌,尺寸必争。”

相关的造句

名列前茅造句1、他品学兼优,在班上名列前茅。
2、随着台球被奥运会的认可,其地位不断上升,并由于WPBA的努力甚至是电视播放也有所增多;埃里森.费希尔继续在比赛中名列前茅。
3、上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4、UB是美国大学协会成员,在全美公立研究性大学排行中名列前茅。
5、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爱尔兰在“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美国从去年的第八位跌至第十二位。




鸭茅造句1、在春夏两季,草地中的鸭茅和苜蓿长得翡翠般绿油油的,逗引着一群群本来只在屋后闲逛的吐绶鸡和白鹅前来观赏。
2、综合分析,鸭茅与多年生黑麦草均能形成较高的遮光率从而有效控制紫茎泽兰。
3、报道了川东中高山地区人工草地红三叶、鸭茅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动态模型。
4、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两个鸭茅亚种的基础研究,但从保护和利用研究角度出发,开展的工作较少。
5、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在梨园行间种植的多花黑麦草、鸭茅、扁穗雀麦、白三叶等较耐荫草种。
6、三得利和赛迪对鸭茅的种子发芽、根长及根干重有抑制作用,却对苗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7、从来源角度分析,喜马拉雅鸭茅亚种为当地起源类型,鸭茅亚种为外来归化种的可能性较大。


茅柴造句1、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伤春满镜愁。
2、也不管启年惊呼鬼叫,李臣连拉带扯地把他带到骡车旁,卸下物什,一堆茅柴、木头架子和小锅,以及百来副绣工精美的娘娘挂像。
3、也不管启年惊呼鬼叫,李臣连拉带扯地把他带到骡车旁,卸下物什,一堆茅柴、木头架子和小锅,以及百来副绣工精美的娘娘挂像。






茅檐造句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
2、小溪、青草因为有了翁媪、大儿、中儿、小儿而变得亲情脉脉,温馨恬美;一家五口也因为置于茅檐下,小溪边,青草地,其乐融融。
3、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励精图治,昔日的穷乡僻壤,今日的五谷满仓,昨日的茅檐瓦舍,今日的林立高楼,这一切都是党的领导,在党九十岁生日之际,祝伟大的党福寿安康,祝伟大的祖国繁。
5、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顾况
6、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7、青草因为有了翁媪、大儿、中儿、小儿而变得亲情脉脉,温馨恬美;一家五口也因为置于茅檐下,小溪边,青草地,其乐融融。
8、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
9、又《谢郏亶秘校见访于钟山之庐》云:误有声名只自惭,烦君跋马过茅檐。
茅屋草舍造句1、杜甫自己一生飘转如秋蓬,缺衣少食,茅屋草舍,营养不足,甚至还饿死过孩子。
2、这里茅屋草舍的,竟比我那儿还暖和。
3、原先除了王者的城堡以外,整个宗族之中都没有几处像样的房屋,大都居住在茅屋草舍之中。






波茨坦造句1、1945年的今天,二战中盟国商讨如何处理战败的德国的未来的波茨坦会议结束。
2、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3、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领略割据时代的那些大城堡,或是领略波茨坦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而是参加一年一度的军官团年末聚会。
4、将在波茨坦会议旧址发表讲话。





茨菰造句1、我生张满日家里的亲戚朋友都会送礼金,这些年来我也积攒了不少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帮你把茨菰树买下来还是可以的。
2、不出刘铭所料,茨菰树的价格最终突破了三千万,扫视了一圈,见没人出价,拍卖男喊道:“三千万一次!三千万两次!三千万…”。
3、而上文所谓的“泮塘五秀”是指莲藕、茨菰、马蹄、茭笋、菱角。
4、这下众人确定了,这四象石一定是好东西,不然刘铭绝不会这么出价,因为前面不管是茨菰树还是雪阳草,他最后都放弃了的。
5、除各种糖果,上海人在这天还流行吃地栗(荸荠)和茨菰。




茨茅造句1、在新罕布什尔,朴茨茅斯签售点,奥巴马做了一个演讲之后,一个听众说不确定是否奥巴马已经准备好领导美国了,但是她说奥巴马传达的信息让她瞬间着迷。
2、瓦伦西亚、纽卡斯尔和朴茨茅斯都想得到马丁斯,而都灵和亚特兰大也参与到了雷科巴的争夺之中。
3、英国,朴茨茅斯:暴风雨席卷着朴茨茅斯的南海海滨.
4、70年代的朴茨茅斯球迷可以向法顿公园球场提供一平方英尺草皮的赞助,并因此而得到一张证书记录他们在“庞贝军团需要的时候”做出的贡献。
5、之前进行一场比赛中,托特纳姆客场0比2不敌朴茨茅斯.
6、70年代的朴茨茅斯球迷可以向法顿公园球场提供一平方英尺草皮的赞助,并因此而得到一张证书记录他们在“庞贝军团需要的时候”做出的贡献。
7、我们的邻居查尔斯。艾里森船长明天将从朴茨茅斯启航。我们一大早将和他在港内会面。他将在他的托普赛耳号小艇里。
8、图为英国海军中将率队参加英国朴茨茅斯海军阅兵式。

托洛茨基主义造句1、最后,王明做了长篇发言,声称李立三犯了“托洛茨基主义、陈独秀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混合错误”。
2、该党开除了托洛茨基主义的激进派。







茅茨不翦造句1、是以尧舜之为君,茅茨不翦,饭以土簋,饮以土坏。
2、臣闻圣主之驭天下也,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用。
3、‘尧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饭土塯,啜土形,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






土里土气造句1、今年春节,天南海北的游客纷纷赶往淳安千岛湖,他们“跳竹马、唱睦剧、醉葫芦、赏冰瀑”,狗年里过足了一个“土里土气”的大年。
2、他土里土气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使他在城里的中学感到不舒服.
3、总比灰不溜丢土里土气的模样要好吧。人们来这里是为了欣赏赞斯的美景,而不是来看一块石头。
4、总比灰不溜丢土里土气的模样要好吧。人们来这里是为了欣赏赞斯的美景,而不是来看一块石头。
5、菜市场一转,红彤彤的西红柿,青翠欲滴的尖椒,一层层紧密包裹的洋白菜,土里土气的土豆……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王成直接挑花了眼。
6、他就是个老赶,无论穿多时髦的衣服,也是土里土气的.
7、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他矮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膛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呆头呆脑。妈妈问他话时,他还红了脸,显得土里土气的,因此,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
8、他有时几乎表现得妩媚动人,有时却土里土气象个十足的笨伯.
9、她越是想装做城里人,越显得土里土气.
10、原来,这位博士生的父母从外地赶来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但父母站在世纪馆门外觉得自己土里土气,不肯进来。
土生土长造句1、作为土生土长在成都“跳伞塔”长大的妹妹,虽然暂时还算不上国家队的绝对主力,但仍说明四川花游后继有人。
2、一次碰到一位伪娘,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说起话来故意拿着洋腔儿,姿态像个嗲嗲的姑娘。
3、新疆维族特警之花,今年27岁的迪丽拜尔是土生土长的新疆喀什人。
4、卡罗也是土生土长的内华达州人.他在那一带路熟.
5、这就如戏本里描述的,一个土生土长的意大利人就应该骑一辆红色的杜卡迪。




土生土长造句1、自己祖籍新竹,土生土长在呼伦贝尔,包括蒙古话都能朗朗说上,生活方式也很习惯。
2、阿布杜拉希?安?那依姆目前是佐治亚州埃默里大学的一名法学教授,他以一名美国绿卡持有者的身份返回他土生土长的苏丹。
3、86岁的赵学勤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长辛店人,在为二七厂效力的45年里,他曾负责厂史编纂工作。
4、周云义是土生土长的万全右卫人,十四岁时就跟着父辈们吃兵粮杀鞑子,当了夜不收后,前后出关巡哨不下百次,对边外鞑子部落的内情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5、土生土长的公民和新移民之间,如果能够融洽地一起工作和生活,新加坡就能继续成为一个富有朝气、多元文化和成功的社会。
6、经由妙思巧手,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变成了一个时尚而清新的城市女孩。
7、一次碰到一位伪娘,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说起话来故意拿着洋腔儿,姿态像个嗲嗲的姑娘。
8、释教虽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9、布特是土生土长的下萨克森人,他就来自这个被世人称为大学城的德国东北部联邦州,今年是布特加盟拜仁的第二个赛季。
10、自己祖籍新竹,土生土长在呼伦贝尔,包括蒙古话都能朗朗说上,生活方式也很习惯。
土头土脑造句1、三个土头土脑,其貌不扬的学生尝试了一个邪教的古旧仪式,其后,他们车祸死亡,但变成了丧尸。
2、韩国病院新来的住院医中,奉达熙就象她土头土脑的名字一样土里土头土脑,春秋也最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姑娘。
3、读者还是喜欢伊桑?布兰德而讨厌故事里那些土头土脑的乡民.这他是阻止不了的.
4、读了这个资料,我感觉很奇怪,马铃薯这个土头土脑的东西怎么能称最时髦、最高贵的标志和地下苹果呢?
5、小说首要描写了边塞小镇上男女之间的感情琐事,具有浓烈的地区与乡土头土脑息。




土生土长造句1、当今全球的发展趋势是成为"世界公民".对国际化竞争的适应能力固然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化根基。我自己在这方面便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除了在耶鲁一年,从未在国外长期生活过,但是我的国际化程度不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差。
2、这类研究还可表明另外一点,那就是智力测试对所有在美国土生土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言,都是公正的,没有任何偏颇。
3、兰考土生土长的农民育种专家沈天民凭着一股坚持不懈的韧劲儿,做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
4、只有小学文化的冯某,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是个不懂正规教义的有神论者。
5、新疆维族特警之花,今年27岁的迪丽拜尔是土生土长的新疆喀什人。
6、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十分了解。
7、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伦敦人,她不相信在乡下呆一个月就会令她心烦意乱。
8、此次放流的是土生土长的江河鱼种——赤眼鳟。
9、卖掉托蒂的确是个真正的灾难,因为他是罗马本地土生土长的英雄.
10、首先,纽约属于土生土长的红男绿女们,他们以这座城市的主人翁自居,视它的庞大和嘈杂为天经地义。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