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网

饰吏的意思

词 语饰吏
解 释【意思解释】1.致力于吏治。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饰吏相关的词语

错饰【意思解释】1.镶金或涂金的装饰。
除饰【意思解释】1.古代下葬时除去棺上的帷饰。 2.整治修饰。
长饰【意思解释】1.过分的装饰。
长傲饰非【意思解释】1.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采饰【意思解释】1.用彩色作装饰。 2.犹文饰。 3.指文采。
丑饰【意思解释】1.谓文饰己之丑。
盛饰【意思解释】1.装扮华丽。 2.服饰端庄。
厕饰【意思解释】1.交错装饰。
崇饰【意思解释】1.粉饰;夸饰。 2.装饰,修饰。
车饰【意思解释】1.车上的装饰物品。
侈饰【意思解释】1.奢华的装饰﹑服饰。
暗饰【意思解释】1.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注意修饬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豹饰【意思解释】1.古人衣袖上用豹皮制成的缘饰。
补过饰非【意思解释】1.掩饰过错。
摆饰【意思解释】1.即摆设。参见"摆设"。
宝饰【意思解释】1.镶嵌珠玉的妆饰。
表饰【意思解释】1.装饰;修饰。
边饰【意思解释】1.器物边缘的装饰。
贝饰【意思解释】1.指贝制的饰物。
贲饰【意思解释】1.装饰;文饰。
曹吏【意思解释】1.属吏;胥吏。
长吏【意思解释】1.旧称地位较高的官员。 2.指州县长官的辅佐。
材吏【意思解释】1.有才能的官吏。
纯吏【意思解释】1.纯正贤良的官吏。
程吏【意思解释】1.考核铨选官吏。
村吏【意思解释】1.犹村正。
厨吏【意思解释】1.主管炊事之小吏。
察吏【意思解释】1.明察的官吏。
从吏【意思解释】1.属吏。 2.做官。
差吏【意思解释】1.旧时派遣执行某项任务的吏员。
传吏【意思解释】1.传舍的官吏。
承符吏【意思解释】1.唐代州府户曹的小吏。掌文书往返﹑民刑案件的通知诸事。
充吏【意思解释】1.旧谓在衙门内供职。
储吏【意思解释】1.佐贰之吏。
才吏【意思解释】1.有才干的官吏。
仓吏【意思解释】1.官仓中的胥吏。
承吏【意思解释】1.属吏。承,通"丞"。
川吏【意思解释】1.掌管水路的官吏。
案吏【意思解释】1.谓惩办下属官吏。
傲吏【意思解释】1.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

饰吏造句

饰吏相关的成语

补过饰非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
长傲饰非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簠簋不饰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饰:不整齐。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
丰容靓饰丰:容貌丰满;靓饰:以脂粉妆饰。指容貌丰满,妆饰美丽
粉饰场面粉饰:打扮,装饰。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
粉饰门面粉饰:打扮,装饰。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
粉饰太平粉饰:粉刷装饰;太平:社会平安兴旺。把黑暗混乱的社会局面装扮成太平盛世。
饰词矫情饰:修饰。修饰言辞掩盖真相
饰非拒谏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饰非遂过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饰非掩丑饰:掩饰;丑:丑恶。掩饰错误和丑恶的行为
饰非养过见“饰非遂过”。
饰非掩过同“饰非文过”。
顺过饰非谓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
饰垢掩疵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
饰怪装奇谓故为怪异。
饰情矫行谓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行为矫揉造作。
饰智矜愚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浓妆艳饰见“浓妆艳饰”。
滥官酷吏滥:贪得。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
滥官污吏贪污腐化的官吏
滥吏赃官滥:贪得。贪污腐化的官吏
刀笔吏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刀笔之吏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封疆大吏封疆:疆界;大吏:大官。指疆域之内的首要官员
官虎吏狼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刻木为吏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削木为吏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奸官污吏奸:邪恶;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急吏缓民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贪官污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贪吏猾胥猾胥:狡诈的小官吏。贪财狡诈的小官吏
赃官污吏犹贪官污吏。
污吏黠胥黠胥:狡猾的小吏。指贪赃枉法的狡猾官吏
一行作吏一经做了官。

饰吏相关的成语分类

饰吏相关的词语

飧钱【意思解释】1.亦作"飧钱"。 2.古代于俸禄之外赐给官吏的饭食钱。
食雁【意思解释】1.见"食鴈"。
食气【意思解释】1.指鬼神享用祭品的气味。 2.食物的气味。 3.服食空气或芝兰之气。道家养生之一法。
十指连心【意思解释】1.谓十个指头的痛楚都与心息息相通。 2.比喻关系异常密切。
十直日【意思解释】1.指一月中规定禁止执行死刑﹑屠宰﹑渔钓的十天。此法始于唐律。
十分惺惺使五分【意思解释】1.见"十分惺惺使九分"。
十夫桡椎【意思解释】1.见"十夫楺椎"。
十八子儿【意思解释】1.旧时身边佩带的一种饰物。用十八颗圆珠串成,珠子的质料不一,大多用香木或香料制成。
十二缘起【意思解释】1.见"十二因缘"。
十二章【意思解释】1.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
十二红【意思解释】1.小太平鸟的别称。候鸟的一种,体形近似太平鸟而稍小,尾羽末端红色,故名。
十二和【意思解释】1.唐代乐名。唐初祖孝孙斟酌南北,考证古音,修定雅乐制成。名目是:豫和﹑顺和﹑永和﹑肃和﹑雍和﹑寿和﹑太和﹑舒和﹑昭和﹑休和﹑正和﹑承和。其乐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调,号《大唐雅乐》。
十二分星【意思解释】1.见"十二分野"。
翣柳【意思解释】1.古代出滨时的棺饰。《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皆棺饰。"孙诒让正义:"凡覆柩车者,上曰柳,下曰墙。柳衣谓之荒,墙衣谓之帷。"后以"翣柳"指灵柩。
苏绣【意思解释】1.江苏苏州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
苏复【意思解释】1.恢复。
苏张【意思解释】1.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张仪的并称。 2.唐名士苏颋与张说的并称。
苏梅【意思解释】1.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苏卿【意思解释】1.指苏武。武字子卿,故称。
苏鬼【意思解释】1.《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后因以"苏鬼"指古代掌管和接待宾客的官员。
苏门四友【意思解释】1.见"苏门四学士"。
苏枋【意思解释】1.源自马来语supang。常绿小乔木。心材浸液可作红色染料,根可作黄色染料。中医学上用为行血祛淤药,主治经闭腹痛﹑产后血胀﹑痈肿及跌打损伤等症。
苏坐【意思解释】1.东西相向而坐,平坐。有互不拘束之意。苏,通"傃"。相向。
苏合香【意思解释】1.金缕梅科乔木。原产小亚细亚。树脂称"苏合香",可提制苏合香油,用作香精中的定香剂;亦可杀虫,治疥癣;中医学上用为通窍﹑开郁﹑辟秽﹑理气药。 2.唐代舞曲名。
苏功【意思解释】1.浮报功绩。
苏公笠【意思解释】1.竹笠名。相传为宋苏轼贬官惠州时所倡制。
苏子【意思解释】1.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苏二【意思解释】1.指苏轼。
裋褐【意思解释】1.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
射堂【意思解释】1.古时习射的场所。
射堋【意思解释】1.亦作"射棚"。 2.箭靶。
射狼【意思解释】1.旧传五代晋石敬瑭起兵灭唐的先兆。
射师【意思解释】1.主射的官。
射隼【意思解释】1.《易.系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后即以"射隼"为待机歼敌之喻。
射莎【意思解释】1.指北周豆卢宁百步射莎草的故事。《北史.豆卢宁传》:"﹝豆卢宁﹞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肆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仚定服其能﹐赠遗尤厚。"后以"射莎"为射技高超之典。

饰吏相关的成语补全

饰吏相关的成语接龙

饰吏其他造句

修饰造句1、花木修剪得看似很整齐,但扼杀了物性,无论怎么精心雕琢与修饰,都难掩效颦的丑态和添足的嫌疑。
2、目前,公司开发产品近40种,包括口红、唇彩、睫毛膏、眼影、眼影蜜、腮红、粉饼、粉底液、卸妆液、保养护肤用品及美容修饰工具等等。
3、由我看来,!这不过是用修饰词句把事实重述罢了.
4、冰盘沿下部的边线,是全器唯一的修饰,将明式不着痕迹的修饰臻于极致。
5、而这些,大多来自于沿习已久的认知误区和基于某些冠冕堂皇理由——最常见的是爱国主义——而有意的修饰。
6、如果L有显型参数列表,D中的每个参数有着与相应的L中的参数相同的类型和修饰符。
7、她已毅然决然摈弃了修饰,自己穿着布衣,把她所有的丝织品、碎料子、飘带、花边,都用在她女儿身上,这女儿是她仅有的虚荣。
8、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抗菌沸石进行表面修饰,然后将其与聚丙烯共混造粒并纺丝。
9、卡梅隆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讨论名词的语法规则时,复合词的修饰语是在词首还是词尾呢?
10、当一个属性不具有静态修饰符时,就称其是一个对象属性,因为该属性对类的每个实例都是惟一的。
饰行造句1、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
2、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3、初,上自以?王,次不当立,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
4、忠者不饰行以徼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





衣饰造句1、我隐匿在空宅里的消息不胫而走,沾亲带故的人来了好些,无一例外羡慕我泊在野鸭滩打谷场的小汽车和时尚的衣饰。
2、只见他衣饰华美,气度昂然,虎步龙行,踌躇志满,一行走,一行与四下里群豪笑语致意。
3、这公子,白龙鱼服,帽嵌玳瑁宝珠,衣饰金丝銮缕,眼是三角丹凤,面是脂粉扑红,两名侍从威风凛凛分站两旁,甚是威严。
4、财产制度的问题,中国是井田时已私有,而这私有乃是私情。如在一个大的风景里,觉得携手同行的人更有一种亲爱,对贴身穿戴的衣饰更有一种欢喜,虽然那人那衣饰亦是生在一个大的风景里。胡兰成
5、旺等梦中惊骇,潜避得脱,衣饰细软,罄劫一空,不知去向,地邻张大李二等证。
6、梁栋换了身汉人的衣饰(明代服饰)便上了街,寻杠房觅了一乘二人抬的小轿,吩咐一声:“西湖!”。
7、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8、孟老板站在一旁夸赞太太们衣饰讲究得体,又讨好说刚来的最新式衣料,只等太太们掌眼品评、先睹为快呢。
9、此人身着白色衣饰,正是此前在卫国小邑的那位白衣贵族。
10、按佩戴部位的不同,苗族银饰可以分为: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脚饰等。
文饰造句1、刀很花哨,但是制作显粗糙,文饰上风格和年代不乐观,庙宇里的可能性大.
2、摘要贯穿屈原人格的是自我中心,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突出,有强烈的自我关注倾向;创作上追求标新立异的奇幻诗风;幻想倾向表现出过度补偿和完美主义的心理;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描绘带有文饰自我的特点。
3、孔子喜欢雕琢文饰,善于华丽的言辞,做事把握不住重点,老是在枝枝节节的问题打转,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4、所以误解沧浪,正为文饰才薄,将意在言外,认为言中不必有意,将弦外余音,认为弦上无音,将有话不说,认作无话可说。钱钟书
5、鞘上的错金文饰可有个说法吗?
6、孔子喜欢雕琢文饰,善于华丽的言辞,做事把握不住重点,老是在枝枝节节的问题打转,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7、从原始社会彩陶文饰上幼稚天真的线描到清代的写意绘画大师含蓄内敛的用线,无不渗透着中国绘画独有的精神所在。
8、第三,指为政治社会服务的规定和文饰.
9、其成之也,始之以规矩绳墨,继之以斧斤锥凿,终之以磋磨文饰。
10、生存竞争渐渐脱去文饰和面具,露出原始的狠毒.
装饰造句1、比如前一种假髻大多摹仿古制装饰,所以玉丹邱在《建业风俗记》中说,它就是《周礼》所称的“编”。
2、在装修之前,您应该对房间的装饰风格、壁纸漆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家具的选择和大致的摆放位置以及装修的预算等心里有数。
3、佛像的袈裟边缘以及右臂的臂钏上,装饰着一百多颗翡翠、玛瑙等宝石。
4、下车后林落尘望着装饰辉煌的大商场,一阵语塞地问道。
5、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秦代的砖素有“铅砖”美喻。
6、尚国华表示,宝蕴楼现在建筑的屋顶瓦面、大木结构、内外装修装饰、油饰彩画及院落地面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亟待进行谨慎修缮。
7、在表兄举行婚礼的可庆可贺的日子里,亡父遗留下来的礼服装饰过我的躯体,而在举行数不清的葬礼的日子里,却把我送到了墓地。我终于成了参加葬礼的名人了。川端康成
8、不过我们还希望能将宴会厅装饰起来,如果能在大厅中央放置一棵带有彩色垂带的圣诞树就会更加增辉了。
9、在预基督教时代,一切是棕色和休眠的冬季,人们用常绿植物来装饰他们的住房作为提醒人们,生活能够回归到以前的景观在春季。
10、木制货架木制展柜展示柜主要是由环保型木板材料,用特制的防火板或者烤漆加上各种装饰材料及玻璃罩拼制而成。
老吏断狱造句1、在大草之外,开辟章草一门,且一出手又是老吏断狱,心手相应,为之惊叹不已,百感丛生。
2、他老爹见了他的判决书,文辞如老吏断狱,大惊。
3、而他指出在翻译西文术语时,日本人习用双字和双字以上的词组,因此比中国人的习用单字更能精确地传达原意,也真如老吏断狱,一语中的。
4、余先生写作此书,可谓水到渠成,恰似老吏断狱,将此书视为他毕生治史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也不为过。
5、他自己通过细密的考证,举出堙没已久的实物,如老吏断狱,揭示真相。
6、用比喻来说老师的考证文风,既像古代“老吏断狱”的爰书,又像现代科学发明的报告。



郎吏造句1、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
2、姚元之做宰相不久,一次,他向李隆基面奏给郎吏们升职的事。







循吏造句1、笔者正是在前人与时贤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历史时间界定在西汉昭宣时期,着重对此时期的循吏作了深入探讨。
2、明前期的清官循吏数量较多,形成一个群体,明中后期的清官循吏数量锐减,成为偶发的个体。
3、同时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循吏传播儒家文化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条件.
4、循吏一词,本为太史公所创,意指那些勤政利民,刚正不阿,执法无私的官员。
5、后世专尚慈惠,或以煦煦为仁者当之,失循吏之义矣。
6、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对百姓很宽松和气,深受吏民爱戴,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7、有学者遍阅二十五史,发现各代《循吏传》的择人标准都定得十分高,可说是好中选优,优中选萃,百千万中择一。
8、维系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循吏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

下吏造句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3、按官以地方多事奏请改调升擢者,亦下吏部复议,再奏允行。
4、走蒙左右乡井之爱,逾于常分,故敢犯君子出位之愆,启告于下吏,……俯从舆议,悯民劳而小康之,顺人心而亟止之。
5、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




文吏造句1、黄粱心下大喜,只道这文吏果然外厉内荏,胜利只在眼前。
2、这组俑群共14件套,由陶牛、陶车、侍从俑、文吏俑、仆从俑和牵牛俑组成,是迄今六朝考古发现中最大最精美的一组。
3、光武帝何以要舍近求远罢退功臣起用文吏?功臣们的学政素养并不差。
4、光武帝何以要舍近求远罢退功臣起用文吏?功臣们的学政素养并不差。





牛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